今天給大家帶來三十二式太極拳的教程,是全套背向的演練,這套的太極拳非常受歡迎,練習起來也很簡單,強身健體的作用很不錯,接下倆進入本期節目。
打太極拳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根據近年來生理學的發展,特別是許多生理學家對中樞神經的研究,使我們更進一步地認識了中樞神經系統對人體的重要作用。我們知道,神經系統,尤其是它的高級部分,是調節與支配所有系統與器官活動的樞紐。人類依靠神經系統的活動(通過條件反射與條件反射),以適應于外界環境并改造外界環境。人依靠神經系統的活動,使體內各個系統與器官的機能活動按照需要統一起來。因此,任何一種鍛煉方法,如果能增強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對全身來說就有很好的保健意義。太極拳的優越之點就在于此。
練習太極拳,要求"心靜",注意力集中,并且講究"用意",這些都對大腦活動有良好的訓練作用。此外,從動作上來講也是如此,練習太極拳時,動作需要"完整一氣",由眼神到上肢、軀干、下肢,上下照顧毫不散亂,前后連貫,綿綿不斷,同時由于動作的某些部分比較復雜,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因此需要大腦在緊張的活動下完成,這也間接地對中樞神經系統起著訓練的作用,從而提高了中樞神經系統緊張度,活躍其他系統與器官的機能活動,加強了大腦方面的調節作用。
太極拳是一種很有興趣的運動,經常練習的人都有這樣一種感覺:練架子的時候,周身感覺舒適,精神煥發;練"推手"的時候,周身感覺活潑,反應靈敏。這些都有是練拳的人情緒提高與興趣濃厚的證明。情緒的提高在生理上是有重要的意義的?quot;情緒"提高,可以使各種生理機制活躍起來。許多試驗都證明,做一種運動里用體力之前,僅僅是精神的影響就可以使血液的動力過程、氣體代謝等發生改變。對患難與共某些慢性病的人來講,"情緒"的提高更為重要。經不僅可以活躍各種生理機制,同時能夠使病人脫離病態心理。這對治療功效來講很重要。以上例子都充分說明,練習太極拳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著良好作用。
打太極拳對骨骼,肌肉及關節活動的影響
打太極拳對骨骼,肌肉及關節活動的影響很突出。以脊柱為例,練太極拳與腰部活動有密切的關系。經常地練習太極拳,無論對脊柱的形態和組織結構都有良好的作用。據觀察,太極拳組老人發生脊柱畸形的只有百分之二十八點五,而一般老人則為百分之四十七點二。駝背是典型的老年畸形,是衰老的結果。但是,經常打太極拳,駝背的發生率就遠比一般人少。經常打太極拳,脊柱的活動幅度也較好,太極拳組老人彎腰時手能觸地的占百分之七十七點四,對照組老人占百分之十六點六。X線照像檢查發現,太極拳組比對照組老年骨質疏松的發生率也較低(百分之三十六點六比百分之六十三點八)。老年性骨質疏松是一種衰老的退行性變化,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骨質中的成骨細胞不夠活躍,不能產生骨的蛋白基質,致使骨生成少,吸收多,骨質變松。骨質松就容易產生畸形,關節活動也就不靈活。而打太極拳要求動作連貫、圓活,周身節節貫串,因此打太極拳有一定的防老作用。
打太極拳對體內物質代謝的影響
有關這方面的研究資料,目前還不多,但從上述兩組老人的骨骼變化及動脈硬化發生率的差異來看,打太極拳對脂類、蛋白類以及無機鹽中鈣、磷的代謝影響是良好的。近年來,國內有不少人從物質代謝的角度研究運動的防老作用。例如,有人報道,老年人鍛煉五到三十分鐘后,血內的膽固醇含量會下降,其中以膽固醇增高的老人,下降尤為明顯。也有人對動脈硬化的老人進行鍛煉前后的代謝研究,發現經過五到六個月鍛煉后,血中白蛋白含量增加,球蛋白及膽固醇的含量卻明顯減少,而且動脈硬化的癥狀也大大減輕。這些研究結果,可以說明打太極拳對體內物質代謝的良好影響。
打太極拳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前面已經提過,由于神經系統活動能力的提高可以改善其他系統的機能活動,因此它可以預防并治療某些因神經系統機能紊亂而產生的消化系統的疾病(運動、分泌、吸收的紊亂)。此外,呼吸運動對胃腸道起著機械刺激的作用,也能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環,因此可以促進消化作用,預防便秘,這對老年人也是很重要的。
綜上所述,太極拳是一種合乎生理規律、輕松柔和的健身運動,它對中樞神經系統起著良好的影響,加強了心、血管與呼吸的功能,能減少體內淤血,改善消化作用與新陳代謝過程。所以,從醫學的觀點上來看,它是一種很好的保健體操與病人的醫療體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