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是我們害怕的病魔,很多人對癌癥患者敬而遠之,很多人都有誤區,癌癥會遺傳嗎?癌癥會傳染嗎?專家紀小龍在這方面有很深的的臨床研究,他今天做客央視健康之路,我們一起去節目中了解一下,看看癌癥怎么早預防,我們應該注意哪些。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專家介紹
紀小龍
紀小龍,男,江蘇句容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醫院病理科主任、腫瘤生物治療科主任、納米醫學研究所所長,主任醫師、教授、碩士、博士生導師。現任國內11家雜志的副主編、編委以及美國《環境腫瘤病理雜志》編委,全軍解剖學組織胚胎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抗癌協會淋巴瘤委員會委員、全國全軍及北京市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1993年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78年畢業于第三軍醫大學。1981年碩士研究生畢業。1987年在美國安德森腫瘤中心做博士后研究一年。1994年在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進修。1997年在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任訪問教授。 在腫瘤早期診斷、淋巴瘤診斷有很深的造詣,每年在病理會診中解決疑難及關鍵診斷1000例以上。198l年在國內率先開展了腫瘤免疫封閉機理的研究。1991年報道了國內外首例淋巴結肺吸蟲病。1996年發現并報道了特殊類型霍奇金病。1997年率先對肝癌治療中癌細胞死亡機理進行研究報道。2003年7月成立國際上首家納米醫學研究所任所長。新近開展的“腫瘤自體血活化療法”對晚期癌癥病人進行生物治療和“腫瘤形態機理的研究”均為國內外少有人涉及的課題。已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參加編寫專著12部,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2 項,三等獎5項,四等獎6項。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玉米
玉米中胡蘿卜素含量很高,還含有大量植物纖維及大量賴氨酸,它能顯著抑制腫瘤細胞的生成;玉米中硒含量極為豐富,硒為強抗氧化劑,比維生素E高500倍,能吞噬人體內自由基及其它過氧化物,保持細胞膜及染色體基因免遭損害。此外,玉米中的鎂對抗癌能力也有貢獻。
紅薯
又叫地瓜、甘薯、白薯,有人將它稱為“第一抗癌食品”,被認為是祛病延年,減肥保健的絕佳食品。我國城鎮居民多數已不再食用地瓜,偶有人買烤白薯嘗新鮮。紅薯有強大防癌功能。在紅薯中發現了一種去氫表雄酮的物質,它能預防腸癌和乳腺癌的發生。不少壽星的長壽秘訣是:喜食地瓜。
薏苡仁
薏苡仁含有薏苡仁脂、薏苡仁油、薏苡仁素、谷甾醇、生物堿等多種藥用成分。薏苡仁脂不僅具有滋補作用,而且對多種腫瘤細胞有抑制作用,并能增強升提白細胞和血小板。薏苡仁的有效成份已經提取抗癌中藥制劑康萊特,對肺癌等有良好的治療作用。經常食用薏苡仁粥,不僅對腫瘤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而且對化療和放療的癌癥患者所出現的體質虛弱、白細胞減少、食欲不振、腹脹、腹水、面浮肢腫等癥狀,亦有較好效果。薏苡仁實實在在是一種理想的抗癌保健食品,癌癥患者常吃有利于身體康復。
海帶
海帶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可促進腸道中致癌物的排泄。海帶又含有大量的鈣也有抗癌作用。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吃富鈣食物者腸癌發病率低。
魔芋
又名茍弱、蛇六谷,為南星科植物魔芋的球莖。含豐富的葡萄甘露聚糖、蛋白質、果糖以及淀粉、纖維素,具有化瘀散積,行瘀消腫的功效。魔芋中的葡萄甘露聚糖,可吸收水分膨脹,刺激胃腸蠕動,潤腸通便,促進糞便及腸道內有害物質的排泄,具有通便防癌的功效,不但可治療便秘,對結腸癌有預防作用。
海參
海參是餐桌上的美味和高級滋補品。海參中含有一種叫粘多糖的物質,可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另外,從海參腺體中提取的海參素對腫瘤有抑制作用。
大蒜
大蒜能預防各種癌癥,大蒜中的硫基化合物是消除人體內亞硝酸鹽和阻斷內源性亞硝酸胺的有效成分,抑制胃腸道亞硝酸鹽還原菌合成亞硝酸胺,從而降低胃癌的發病率。大蒜好是生吃或搗碎后加麻油攪拌后即時食用。因為大蒜經搗碎或嚼碎后,其所含的大蒜素生成酶才能釋放出來,使大蒜素原變成大蒜素,發揮其抗癌作用。
彌猴桃
肉中含有大量維生素C,是維生素C的優質來源。獼猴桃富有阻止人體內致癌物合成的物質,經常食用獼猴桃能預防癌癥的發生。
無花果
具有健胃清腸、消腫解毒的功效。無花果水提取物具有抗艾氏肉瘤、小鼠自發性乳腺癌、大鼠轉移性肉瘤的作用,能引起腫瘤壞死,延緩移植性腺癌、白血病、淋巴肉瘤的發展,促使病變減輕。所含苯甲醛與β-環糊精,可防止誘發的乳頭瘤,臨床對腺癌、鱗狀上皮細胞癌有效。對食管癌、胃癌、膀胱癌等腫瘤有預防、治療作用。
香菇
是食物中的珍品,是一種有益健康并具有抗癌作用的食品,香菇內還有一種葡萄糖苷酶,這種物質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癌能力。其中突出的是所含的香菇多糖,具有很強的抗癌作用。香菇多糖能增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有類似于補氣的作用。可將香菇煮湯服用,有輔助治療作用。癌癥手術后的患者堅持服香菇湯,有利于防止癌細胞轉移,健康人吃香菇,可以預防癌癥發生。
癌癥會遺傳嗎
研究發現:癌癥是有一定的遺傳性的。但也沒必要太恐慌。
疾病(包括癌癥)的發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內因和外因,內因指的就是遺傳基因方面,占到30%左右;外因包括生活方式占60%左右、社會條件醫療條件自然條件占10%左右,可見遺傳只占到了30%屬于比較小的比例,更多的應該是關注 外因。另外,隨著社會進步,特別是世界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通過基因檢測手段完全可以實現 腫瘤的早期篩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提高生存率。
科學研究:早期腫瘤治愈率達80--95%,中期為20—30%,晚期則低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