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中,因為地理環境和自然環境的差別,所以不同地區的人都有著不一樣的飲食習慣,但是無論是東方國家或者是西方國家,總會存在著一批長壽的人們,接下來就去看看他們是如何長壽的。
長壽的方法 解析各國長壽地區的飲食特點
中國新疆和田
新疆和田的拉依蘇村是另一個在我國境內的世界長壽之鄉。目前,拉依蘇村有2400人,僅9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就有16人。該村居民食物以谷菜為主,其中的谷物又以馕和饃饃為主,面食占到69.5%,還喜歡飲用當地的一種茶水,不喜歡吃過多甜食。
巴基斯坦的罕薩
罕薩山谷與我國的新疆毗鄰。在罕薩,當地人幾乎從不患病,八九十歲仍可在地里勞作,很多人都能健康地活過一百歲。
據英國醫學專家的實地考查,罕薩人膳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喜歡吃粗制面粉、奶制品、水果、青菜、薯類、芝麻等;喜歡適量飲用一種由葡萄、桑葚和杏制成 的酒“罕薩之水”。此外,罕薩山谷附近有許多冰川、河流,這些水富含礦物質可常年飲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對當地人的健康非常有利。
厄瓜多爾的比爾卡班巴
厄瓜多爾南部山區有一個叫比爾卡班巴的村莊,是公認的西半球長壽之地,在約5000人中就有20多位百歲以上的老人。比爾卡班巴人以素食為主,喜歡吃豆類、玉米、香蕉、甘薯、大米、芒果等,很少吃動物食品和高熱量食品。當地人喜歡飲用的泉水中礦物質含量較高,其中鐵、鎂等成分的比例很理想。
外高加索地區的格魯吉亞
格魯吉亞位于外高加索地區。在許多聞名于世的長壽村中不少人能活到130歲甚至140歲。在格魯吉亞的長壽鄉阿巴哈吉亞,當地居民每天都吃用玉米面做的面包和粥,至少喝兩杯牛奶、三四杯酸奶,不吃香腸、熏肉或火腿,很少吃蛋糕、土豆、動物油脂和糖果;不喝咖啡,主要喝當地產的“格魯吉亞茶”。當地人的飲水呈微堿性,pH值為7.2~7.4,與人的血液pH幾乎相同,使這些長壽者的血管保持柔軟、血壓偏低、脈搏正常。由此,科學家認為弱堿性食物有益于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