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性關節炎的主要癥狀有關節紅腫,那么你知道如何治療痛風性關節炎么?今天我們請來了張學武做客健康北京視頻給我們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全國青年委員張學武,講痛風性關節炎。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痛風性關節炎
治療原則
1.急性發作期,應臥床休息,局部冷敷。防止或減少尿酸鹽向組織內沉積。
忌酒,特別是啤酒。不食嘌呤類含量高之食物,如肝、腎、腦等,禁用肝浸膏、維生素B12和磺胺類藥物。多飲水,服用堿性藥物使尿液堿化,以利尿酸排出。
2.應用秋水仙堿控制急性發作期癥狀,也可應用激素、保泰松、消炎痛等控制癥狀。
3.靜止期應用尿酸生長抑制劑(腎功能障礙者)或尿酸排泄劑以控制高血尿酸。
4.對影響關節功能之痛風石,或巨大痛風石有潰破之可能,或痛風石潰破,竇道形成者可行手術治療。術前術后并用秋水仙堿和激素以防急性發作。
用藥原則
1.急性發作期首選秋水仙堿,有效,用藥后6—12小時癥狀可減輕,但毒性大,且不能降低血內尿酸,也不能阻止痛風后的形成和發展。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副作用。用藥至癥狀控制或副作用出現時應停藥。有胃腸道癥狀時可加用阿托品。
2.單獨應用保泰松或非甾體類藥物消炎痛等時,約需3—5天才控制發作。也可與秋水仙堿,每天2mg,分3次口服,連服2天至數天,一般效果好,無不良反應。
3.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強的松或強的松龍、地塞米松等可控制癥狀,但不宜長期使用。
4.急性發作控制后,血尿酸高于8mg%,有痛風石,且頻繁發作,可服驅尿酸制劑,如丙橫舒。
5.對合并有泌尿系結石和腎功能不全者,丙磺舒不能使用,可用黃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劑。如羥比唑嘧啶。
6.為了提高尿酸在尿中的溶解度,防止結石形成,給予堿性藥物蘇打,每天5—6g。
本期嘉賓介紹
張學武
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1988年畢業于現北京大學醫學部,博士學位,后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長期從事多種風濕病的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目前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全國青年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骨關節與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中國老年學會骨質疏松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另外還擔任國家863計劃審評專家,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藥審評專家,北京市及西城區勞動鑒定專家。張學武教授自1988年7月以來,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長期從事多種風濕病的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獨立完成了多次疑難和危重病例的診治和搶救。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狼瘡性腎炎、類風濕關節炎及痛風關節炎等疾病的臨床和發病機理有深入研究。本人多年來對工作一絲不茍,對患者熱情周到,每年都能夠帶領住院醫生及進修醫生出色完成任務。無論在科室還是在外地講學或在國外工作期間均受到同行好評。在擔負繁重臨床工作的同時,張學武教授間斷在實驗室從事與系統性紅斑狼瘡、狼瘡性腎炎、類風濕關節炎等疾病相關的實驗研究,獨立指導研究生或配合科主任出色完成多項國家自然基金、部委基金等項目的申報、落實等工作。在核心期刊發表多篇文章,部分科研成果在各種學術會議進行學術交流。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