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所在的位置在臀部,那么你之大破骨盆骨折嗎?你知道如何來治療嗎?敬請收看本期的貴州養生堂視頻聽聽董安立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北京傳統醫學協會常務主任董安立,講骨盆骨折。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骨盆骨折
一、臨床表現:
骨盆骨折后局部腫脹、疼痛、皮下瘀斑。骨盆擠壓試驗和分離試驗時骨折疼痛加劇.若尾骨骨折,坐時疼痛加重,尾椎有明顯的壓痛。
嚴重的骨盆骨折常伴有盆腔內臟器的損傷,也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常有尿道損傷,可出現尿道口滴血,排尿困難,會陰部有血腫,還有膀胱破裂,病人可出現血尿。如尿液進入腹腔,且可見腹痛、惡心、嘔吐等腹膜刺激征;還可有直腸破裂,病人出現下腹部疼痛,有里急后重感;如果腹膜內直腸破裂時,可出現腹膜刺激征;而腹膜外直腸破裂,則在肛門周圍發生嚴重感染;還可見有盆腔內的血管及神經損傷,大的血管損傷可出現血壓下降,甚至休克;神經損傷可出現臀部或肢體局部麻木,感覺減退消失,肌肉萎縮等。
二、診斷:
1、患者有嚴重外傷史,尤其是骨盆受擠壓的外傷史。
2、疼痛廣泛,活動下肢或坐位時加重。局部腫脹,在會陰部、恥骨聯合處可見皮下瘀斑,壓痛明顯。從兩側髂嵴部位向內擠壓或向外分離骨盆環,骨折處均因受到牽扯或擠壓而產生疼痛(骨盆擠壓分離試驗)。
3、患側肢體縮短,從臍至內踝長度患側縮短。但從髂前上棘至內踝長度患側常不縮短股骨頭中心脫位的例外。在骶髂關節有脫位時,患側髂后上棘較健側明顯凸起,與棘突間距離也較健側縮短。表示髂后上棘向后、向上、向中線移位。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貴州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董安立
男,美籍華人,畢業于北京大學生物系,于美國南卡羅萊州的舍曼正統脊骨神經醫學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任WFC中國脊椎專業協會會長、北京傳統醫學協會常務主任、中國中醫協會醫學顧問等職位,中國脊椎專業的奠基人,被譽為中國脊椎神經醫學第一人。
1956年生于北京,出身醫學世家,其外祖父常應庚畢業于協和醫科大學,曾為抗日將領張自忠將軍的軍醫。198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生物系。1988年赴美學習,1991年,畢業于美國南卡羅萊州的舍曼正統脊骨神經醫學學院,獲得博士學位。1992年,他通過美國國家級考試,成為專業脊椎矯正醫師。在美國擁有多家脊椎矯正診所,其診所曾于2000年獲得美國Marion市佳脊椎診昕稱號。
骨盆骨折如何治療
(一)休克的防治。
患者因腹膜后大量出血,常合并休克。應嚴密觀察進行輸血、輸液、骨盆骨折的輸血可多達數千毫升,若經積極搶救大量輸血后,血壓仍繼續下降,未能糾正休克,可考慮結扎一側或兩側髂內動脈,或經導管行髂內動脈栓塞術。
(二)膀胱破裂可進行修補,同時作恥骨上膀胱造瘺術。
對尿道斷裂,宜先放置導尿管,防止尿外滲及感染,并留置導尿管直至尿道愈合。若導尿管插入有困難時,可進行恥骨上膀胱造瘺及尿道會師術。
(三)直腸損傷
應進行剖腹探查,做結腸造口術,使糞便暫時改道,縫合直腸裂口,直腸內放置肛管排氣。
(四)骨盆骨折的處理
1. 對骨盆邊緣性骨折。只需臥床休息。髂前上棘骨折病人置于屈髖位;坐骨結節骨折置于伸髖位。臥床休息3~4周即可。
2. 對骨盆單環骨折有分離時,可用骨盆兜帶懸吊牽引固定。骨盆兜帶用厚帆布制成,其寬度上抵髂骨翼,下達股骨大轉子,懸吊重量以將臀部抬離床面為宜。5~6周后換用石膏短褲固定。
3. 對骨盆雙環骨折有縱向錯位時,可在麻醉下行手法復位。復位方法是病人仰臥時,兩下肢分別由助手把持作牽引,用寬布帶襯厚棉墊繞過會陰部向頭側作對抗牽引,術者先將患側髂骨向外輕輕推開,以松介嵌插,然后助手在牽引下將患側下肢外展,術者用雙手將髂骨嵴向遠側推壓,矯正向上移位,此時可聽到骨折復位的“喀嚓”聲,病人改變健側臥位,術者用手掌擠壓髂骨翼,使骨折面互相嵌插。后病人骶部和髂嵴部墊薄棉墊,用寬15~20厘米膠布條環繞骨盆予以固定。同時患肢作持續骨牽引。3周后去骨牽引,6~8周后去固定的膠布。固定期間行股四頭肌收縮和關節活動的鍛煉。三個月后可負重行走。
4. 對有移位的骶骨或尾骨骨折脫位可在局麻下,用手指經肛門內將骨折向后推擠復位。陳舊性尾骨骨折疼痛嚴重者,可在局部作強地松龍封閉。
5. 髖關節中心性脫位,除患肢作骨牽引外,于大粗隆處宜再作一側方牽引。予以復位。
6. 對累及髖臼的錯位性骨折,手法不能整復時,應予以開放復位內固定,恢復髖臼的介剖關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