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冬天已經來了,對于某部分人群來說又到了受罪的季節。老寒腿的發作讓本在冬季就特別脆弱的雙腿更加行動不便了。今天我們就和專家一起來了解下老寒腿的成因吧。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馮興華,主題什么是老寒腿,馮老師將解讀老寒腿的原因及如何防治老寒腿。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什么是老寒腿
人到中老年以后,膝關節由于長年磨損,容易老化,老化后的膝關節往往容易發生骨性關節炎,造成行動不便。膝關節引起的骨性關節炎,主要是關節軟骨由于某些原因而發生退行性病變,并隨之發生關節及周圍韌帶松弛失穩,關節滑膜萎縮或增生,分泌的滑液減少或增加,引起關節腫脹、疼痛等。
老寒腿的原因
老寒腿是腿部各種細胞組織形成各種病變,統稱為老寒腿。老寒腿形成原因很多:主要分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
主觀因素是太碳元素病毒長期腐蝕形成的結果,使腿部各種細胞組織生理功能下降,使腿部細胞組織活動功能衰退,形成大腿走路緩慢、無力,特別是會形成各種腿部細胞組織病變。
老寒腿形成原因很多,主要是以下兒個方面:
1、是腿部是處于心臟以下部位,又離心臟遠,血液循環相對較慢緩,血液循環量相對較少,細胞的生理抗爭功能相對較差。
2、是腿部溫度低(人體溫度分為上身溫度為37.8,下體溫度為37.5,頭部溫度為35,上肢溫度為26-28,下肢溫度24-26),下肢細胞組織溫度偏低,體內病毒磁場性質偏低,腐蝕性偏強,腿部細胞組織容易形成病變。
3、是人對腿部保護不重視,穿戴較少,有的年青人冬季只穿一條單褲或褲襪過冬,腿部細胞長期受涼,到了老年時腿部容易形成腿部疾病。
4、腿是行走活動部位,在各種活動中容易形成跌傷、撞傷、扭傷等,在年青時這些傷害可以治愈恢復,但細胞組織功能受到傷害,到年老時腿部病毒增加,這些受過傷害的細胞組織就會病變形成疼痛。
防治老寒腿避免三誤區
誤區一 老寒腿是老年人的病
的確,老年人患老寒腿的可能性相對較大,但這種病并非與年輕人無關。尤其一些年輕女性,深秋時節依然短裙飄飄,雖美麗卻“凍”人,老寒腿就會主動找上門來。據報道,去年12月初,上海陰雨低溫,很多年輕女孩子在醫院的骨科門診排起了長隊。她們共同的癥狀是:腿部酸麻脹痛而且還有沉重感,大夫說這就是老寒腿的前兆。所以在此提醒那些愛美卻忽視了健康的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保暖和適當的鍛煉,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的美麗,讓老寒腿鉆了空子。
誤區二 老寒腿治好了不會再犯
很多患者都是因為在陰濕寒冷的環境下工作或生活而患上老寒腿的,經過治療,病情好轉,甚至癥狀完全消失。但老寒腿是一種“環境病”,一旦遇上誘發此病的氣象環境,很容易復發。因此,在冬季,老寒腿患者尤其需要注意做好腿部(膝關節重要)的保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怕熱的老寒腿患者,夏天也會犯病。因為他們喜歡長時間呆在空調的環境里,而空調房間的冷空氣總在低層,加之墻體溫度很低,有老寒腿毛病的下肢,自然就遭殃了。
誤區三 哪兒疼就鍛煉哪兒
老寒腿是一種慢性病,適度的體育鍛煉可防止肌肉萎縮,增強腿部肌肉的力量。如打太極拳、慢跑以及做體操等,活動量以身體舒服、微有汗出為度,貴在持之以恒。老寒腿的主要癥狀,多為膝關節疼痛,所以有些患者就把鍛煉目標瞄準膝關節,經常以半蹲姿勢作膝關節的前后左右搖晃動作。其實這樣做是不科學的,因為半蹲時膝關節所承受的壓力大,搖晃反而加重磨損致使疼痛加重。患者可采用藥物、針灸、按摩等方法治療膝關節疼痛。
本期嘉賓介紹
馮興華
北京東城中醫院風濕免疫科特聘專家、教授、國家級名老中醫。
馮興華教授從事中醫風濕病臨床醫療、科研、教學工作40余年,在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癥、硬皮病、皮肌炎、骨關節炎、痛風等多種風濕性疾病和內科雜病的中醫治療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總結前人經驗和中國傳統中醫理論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用養陰潤燥、清熱解毒治療干燥綜合癥;用益氣養陰清熱祛濕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用補益肝腎活血化瘀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因人因病施治,中西結合,療效顯著。
馮興華教授,第四批國家級名老中醫,從事中醫工作近五十年,原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是我國的中醫風濕病專家,是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博士后合作導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風濕病重點學科學科帶頭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聯合會風濕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東城中[3]醫院風濕病治療中心特約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