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吃什么好
中醫學認為本病的形成多由長期慢性腸胃疾患或長期失血、妊娠失養、加之飲食失調、護理不當等所致。
1、脾胃虛弱:由于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或平素脾胃虛弱,或七情所傷,郁怒傷肝,憂思傷脾而使脾胃功能減退,影響水谷之精微的吸收致化血無源。
2、血證:由于陰虛血熱,或氣不攝血或脾不統血而致長期慢性失血癥。
3、腎虛精不化血:一為先天稟賦不足,腎臟素虛。一為后天失養,即由于其他臟腑病變,不能將其精氣輸送至腎而藏之。另外,因房勞過度或煩勞過度也損及腎臟。
4、蟲積:如鉤蟲侵入人體引起脾胃受損或蟲棲腸中,大量吸收人體精微導致貧血。
治療
(1)脾虛型治法:益氣健脾
方藥:用香砂六君子湯和當歸補血湯加減。藥用黨參、白術、茯苓、半夏、炙甘草、當歸、炙雞內金、六曲、木香、砂仁、黃芪等。
方中以黨參甘溫,入脾肺二經,補氣健脾,白術甘苦溫,健脾燥濕,益胃和中,茯苓甘淡而平,滲濕健脾,助白術使濕從小便而去,加強健脾除濕之功,炙甘草甘溫益氣,調和諸藥。半夏燥濕化痰。木香、砂仁理氣醒脾。
黃芪當歸為當歸補血湯,為補氣生血的代表方劑。根據“有形之血,生于無形之氣”的道理,方中以黃芪大補脾肺之氣,固護肌表,以防氣脫,補益中焦,資助化源,取其“陽生陰長”益氣而生血,當歸養血和營,使氣有所附,氣旺血生。炙雞內金,六曲消食健脾。全方共奏補氣生血,健脾燥濕助運之功效。
(2)心脾兩虛型治法:益氣養血
方藥:用歸脾湯或八珍湯加減。藥用黨參、黃芪、白術、當歸、熟地、陳皮、炒棗仁、炙甘草、大棗等。本方重在益氣生血,以黃芪、黨參補中益氣,化生氣血。酸棗仁、當歸、熟地補血和營,養心安神。白術、陳皮健脾理氣,以防滋膩滯氣,大棗健脾和胃,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
(3)脾腎陽虛型治法:溫補脾腎
方藥:用實脾飲合四神丸加減。藥用黃芪、白術、茯苓、甘草、附子、大腹皮、厚樸、補骨脂、菟絲子、肉桂、鹿角膠、當歸。若腹瀉嚴重加炒山藥、炒扁豆以健脾溫腎補中,水腫明顯者力。豬苓、澤瀉以利水消腫。
方中以黃芪補氣健脾,白術健脾燥濕,茯苓淡滲利濕,使水濕小便而去,附子、肉桂、補骨脂、菟絲子、鹿角膠溫補腎陽。大腹皮、厚樸行氣利水,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溫補脾腎,行氣利水之功效。
(4)蟲積型治法:殺蟲消積
方藥:用化蟲丸或榧子殺蟲丸加減。藥用榧子、檳榔、苦楝子皮,紅藤、百部、雄黃、大蒜(取汁)。方中榧子、檳榔、苦楝子皮、百部、雄黃、大蒜均有殺蟲之功效,檳榔、紅藤理氣、化瘀、止痛。
一般若患者全身情況差,則宜先補益氣血,糾正貧血,待全身情況好轉后,再行驅蟲,驅蟲后,貧血仍顯著者,亦應給予積極治療。
結語:有時候蹲著忽然站立會頭暈,這是貧血的癥狀嗎?通過上文的詳細說明,大家對貧血應該有了一定的了解。貧血的人也不要害怕,通過食療或者尋求中醫幫助都可以再恢復健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