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調養精神
《黃帝內經》中提到的“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意思就是說在冬季應避免各種不良情緒的干擾和刺激,讓自己的心情始終處于淡泊寧靜的狀態,遇事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使心神安靜自如,讓自己的內心世界充滿樂觀和喜悅。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冬季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
冬氣肅殺,夜間尤甚,古人主張要“早臥遲起”。唐代醫學家孫思邈說:“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因此,冬季養神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有利于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宜通風換氣
冬季還應該注意保持室內的空氣新鮮。冬季天冷, 有些人喜歡緊閉門窗或蒙頭入睡,這是很不好的習慣。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影響健康。所以,冬季在調節室內溫度的同時,還應注意室內空氣流通和濕度調節。應習慣經常開門窗通風換氣,白天要開啟門窗,讓空氣對外流,晚上也應開小氣窗通風,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宜飲茶喝粥,冬季飲食忌黏硬生冷
粥具有增加熱量和營養的功效,營養專家提倡,冬季養生宜多食熱粥。晨起喝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除了白米粥,可以經常煮些糯米紅棗粥、八寶粥、小米粥。
此外,還可依自己所需,食安神養心的桂圓粥、益精養陰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蘿卜粥、養陰固精的胡桃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潤肺生津的銀耳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和胃理腸的鯽魚粥。
茶是人的佳飲料之一,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綠茶還能防癌抗癌,對人體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長期從事電腦工作的人更應常飲茶。但是胃病患者或是貧血服藥者不宜喝茶,尤其是不要喝濃茶。
宜適時進補
我國多處地方都流傳著“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這樣的諺語,可見飲食療養非常重要。冬季養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進補。進補包括食補和藥補兩類。食補方法因人因地而異,一般陽氣偏虛的人,可選羊肉、雞肉、狗肉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對于不宜食生冷又不宜食燥熱的人,可選用枸杞子、紅棗、核桃肉、黑芝麻、木耳等。藥補則一定要遵醫囑,一人一法,切忌不顧實際情況,全家上下齊進補。
如果經常感到四肢無力、精神疲乏、講話聲音低微、動則出虛汗,這大多屬于氣虛,可選服人參、黨參、五味子、黃芪、白術等益氣藥物。
冬令進補時,為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好先做引補,就是打基礎的意思。一般來說,可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也可煮些生姜大棗牛肉湯來吃,用以調理脾胃功能。
結語:頸部是一個重要的部位,我們冬天好不要把它落在外面,不然你會覺得身體非常的寒冷,而且還會帶來很多病的哦。除此之外,冬天進補,也要因人而異的哦,大家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