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毒這一詞絕大多數人聽到都覺得是一種十分嚴重的病態,而胎毒的說法卻是源于民間。那么,什么是胎毒?導致胎毒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去除和預防胎毒?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胎毒”這種說法的是人們通常的說法,臨床上面是沒有所謂“胎毒”的,其實就是嬰兒皮膚有炎癥,癥狀表現為在寶寶的皮膚上出現的皮疹,這些可能與母親的內熱體質有關。
民間說的胎毒,從中醫上講,即為內熱。“清胎毒”在南方比較流行,老一輩人認為南方的氣候和水質屬于熱性,很濕熱。所以,孕婦在分娩前都要做去胎毒的工作,否則寶寶出生后皮膚就容易長瘡、紅疹等。其中為流傳的一款清胎毒方:一小撮白蓮須加一個雞蛋,三碗水煲成一碗水,快要煲好時加冰糖或紅糖即可。民間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清胎毒”方法。
從西醫的角度看來,懷孕期并沒有所謂的胎毒。如果孕婦在孕期大魚大肉大吃大補,吃過多的孕婦奶粉,食用過量的辛辣和油炸類食物,那么孕婦身上的熱氣會增多,很有可能會傳給孩子,而導致寶寶濕疹等。雖然會導致濕疹,但并不建議孕婦議通過吃藥來去除胎毒。在孕期更加要注重的飲食上,既要吃一些補的食物保證營養的攝入,同時也應多吃各類蔬菜、水果,確保攝入各種營養素。
胎毒有哪些癥狀
1.胎毒發熱
會感到全身都在發熱,嘴巴緊閉,面部通紅,眼睛浮腫等。而且呼吸氣熱,有喘息聲,另外情緒焦躁常啼哭,同時伴有小便短赤和大便秘結情況。
2.胎毒發寒
主要表現是臉色發白,身體發冷,精神不濟,嘔吐,呼氣寒冷,雙腳蜷縮在一起,雙手也呈握成拳狀等。此外整天哭鬧不休或者默不作聲。
3.胎毒發搐
時不時的發生一些抽搐的現象,身體會有發熱并伴隨僵硬的癥狀,臉色則是青白色,呼吸也不暢快,咽喉內有一些痰。背挺得很直,眼睛向上翻白眼的狀態,哭卻是沒有聲音的。
4.胎毒發黃
一般的表現是全身包括臉上都會發黃發熱。小便的顏色就像梔汁,不愿意吃奶,整天哭鬧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