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喘息和胸悶不是慢阻肺的特異性癥狀。部分患者特別是重度患者有喘息,胸部緊悶感通常于勞力后發生,與呼吸費力、肋間肌收縮有關。
5.其他癥狀晚期患者常有體重下降、食欲減退、精神抑郁和(或)焦慮等,合并感染時可咯血痰或咯血。
慢阻肺的病因
慢阻肺的發病因素很多,迄今尚有許多因素不夠明了,有待進一步研究。近年來,科研人員認為,慢阻肺發病因素包括個體易感因素以及環境因素兩方面,它們之間相互影響。
現在認為比較明確的個體易感因素為α1-抗胰蛋白酶缺乏,主要的環境因素是吸煙,另外還包括接觸職業粉塵和化學物質(煙霧、過敏原、工業廢氣和室內被污染的空氣等)。
在我國農村,慢阻肺的危險因素還與烹調時產生的大量油煙和燃料產生的煙塵有關。目前,公認吸煙為慢阻肺的重要發病因素,吸煙時間越長,吸煙量越大,患病率也越高。
吸煙者慢性支氣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煙者高10倍以上。有人統計,每日吸煙40支以上者,慢性支氣管炎的患病率高達75.3%。煙霧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其中主要有焦油、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氰氫酸、丙烯醛和尼古丁6種。
這些物質能使支氣管上皮纖毛變短、不規則,纖毛運動發生障礙,降低局部抵抗力,削弱肺泡吞噬細胞的吞噬、滅菌作用,容易導致病菌侵入引起感染;能引起支氣管痙攣,增加氣道阻力;還能引起支氣管黏膜下腺體細胞增多、肥大,分泌黏液過剩。
吸煙者死于慢阻肺的人數較非吸煙者為多。此外,被動吸煙也可能導致呼吸道癥狀以及慢阻肺的發生。
慢阻肺常見是由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發展而來,進步發展為肺心病、呼吸衰竭、肺性腦病及出現全身各系統并發癥的常見慢性疾病。
吸煙是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發生主要的原因,感染是其發生、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缺氧是慢阻肺出現肺心病等多種相關并發癥的重要因素。

慢阻肺會導致生活質量下降、致殘率高、致死率高和醫療負擔重等方面。慢阻肺是導致我國壽命年損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導致過早死亡和傷殘的重要因素。
慢阻肺不僅會產生大量直接醫療成本,還會對患者職業及家庭生產力產生更大影響。
總結:其實如果能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按科學的方法來預防慢阻肺,其實慢阻肺就不是那么可怕了。在治療慢阻肺的時候,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按照醫生的建議來治療,治療的方法只有適合自己才是理想的,效果才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