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室內假腱索導致的室性早搏。在有室性早搏而無器質性心臟病依據者,經超聲心動圖檢測,56%~75%患者檢出左心室內假腱索,假腱索所致的室性早搏系良性期前收縮,如發作不頻繁則不需治療。
早搏在正常人中十分常見如果用心電圖對正常人作24小時的連續觀察,可能記錄到早搏的人會達到70~80%,早搏雖是心臟的不規則的跳動,但早搏并非皆由疾病造成。
情緒激動、疲勞、消化不良、吸煙、飲酒、濃茶等均可引起心臟早搏的發生,這種原因下的心臟早搏是偶然的,患者注意克服誘因即可逐步恢復。
某些藥物如洋地黃中毒也可引起心臟早搏。因此人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藥物的選擇,避免因為不當的藥物引發各種并發癥,好是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服藥,不可擅自停藥和隨便換藥。
另外,器質性病變引起的心中早搏則見于冠心病、二尖瓣病變、心肌炎、二尖瓣脫垂等疾病。
若能找到早搏原因,只需將誘發早搏的原因去除,治好誘發早搏的疾病,早搏便可逐步消除。對于找不到病因的頻發早搏,可能很早以前就已發生,許多病人已經習慣,經醫生評價為良性者,可以不必治療。偶發性早搏,對血液循環的影響不大,尤其是并非由其它疾病引起的,早搏本身亦非嚴重疾病,一般不必治療,所以早搏患者應消除思想顧慮,保持樂觀情緒。
室性早搏的治療方法
心臟早搏的治療,原則上應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一般對偶發單個的早搏,沒有不舒適的自覺癥狀,又無心臟病證據的所謂功能性良性早搏,可不予治療,只需正確對待,消除顧慮,杜絕前面所述及的各種誘發因素。
吸煙、飲酒誘發者應戒煙限酒,疲勞、緊張、激動所致者應勞逸結合,心態平靜。因感染、膽或腎結石絞痛或甲亢等疾病引起的,應針對該病治療。對有電解質低鉀等和體內酸堿平衡失調者應予糾正。缺氧者應輸補氧氣。無器質性心臟病,也就是沒有器質性的病變,室性期前收縮不會增加此類患者發生心臟性死亡的危階性,如無明顯癥狀,不必使用藥物治療。
急性心肌缺血,在急性心肌梗死發病開始的 24 小時內,患者有很高的原發性心室顫動的發生率。過去認為,急性心肌梗死發生室性期前收縮是出現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先兆。過去曾提出,所有患者均應預防性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首選藥物為靜脈注射利多卡因。近年研究發現,原發性心室顫動與室性期前收縮的發生并無必然聯系。自從開展冠心病加強監護病房處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后,尤其近年來成功開展榕栓或直接經皮介入干預,早期開通梗死相關血管的實現,使原發性心室顫動發生率大大下降。目前不主張預防性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急性心肌梗死發生竇性心動過速與室性期前收縮,早期應用β受體阻滯劑可能減少心室顫動的危險。
慢性心臟病變,心肌梗死后或心肌病患者常伴有室性期前收縮。研究表明,應用IA類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心肌梗死后室性期前收縮,盡管藥物能有效減少室性期前收縮,總死亡率和猝死的風險反而增加。原因是這些抗心律失常藥物本身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β受體拮抗劑對室性期前收縮的療效不顯著,但能降低心肌梗死后猝死發生率、再梗死率和總病死率。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可治療心律失常包括早搏的藥物,也可能導致其他心律失常,故藥物治療早搏的選擇和用法、劑量等都必須在醫師選擇、指導和配合下慎用,并定期作心臟檢測和心電圖監護。處方不可自作主張,擅自濫用。
結語: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室性早搏的癥狀與治療方法的全部內容,相信大家在看完全文之后,已經了解了室性早搏都有哪些癥狀及治療方法了吧,室性早搏嚴重影響家庭的幸福,所以患者應該積極配合治療,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