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疾病,這種疾病很容易引起一系列的病發癥,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那么大家知道室性早搏是怎么回事呢?室性早搏的危害是什么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室性早搏怎么治療吧。
室性早搏給生活和學習帶來了嚴重的負擔,所以患者應該積極配合治療達到早日康復的目的,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室性早搏的癥狀有哪些吧。
室性早搏的癥狀有哪些
室性早搏的患者可感到心悸不適,當室性期前收縮發作頻繁或呈二聯律,可導致心排出量減少,如過患者已有左室功能減退,室性期前收縮頻繁發作可引起暈厥,室性期前收縮發作持續時間過長,可引起心絞痛與低血壓。
室性早搏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病人訴說心悸、胸部有“撞擊感”。尾音早搏后的心搏增強和早搏后的代償間歇引起。有時患者會有心前區重擊感及頭暈等感覺。心悸往往使患者產生焦慮,而焦慮又可使兒茶酚胺增加,使室性早搏更為頻繁,這就產生了惡性循環。如果室性早搏觸發其它快速性心律失常則可出現黑蒙及暈厥癥狀。大多數在心臟聽診時即可做出診斷,早搏的第一心音較正常的第一心音響亮,第二心音微弱,或者聽不到,這些特點與房性早搏相同,但室性早搏后的代償間歇時間較長,屬于完全代償間歇。如果室早頻繁發生,有時不易與心房顫動區別,可讓病人活動一下,若體力活動后,病人心率加快,而節律趨于規則,則室性早搏的可能性較大,因為人體活動后,竇性頻率增加,克服了異位心律的顯示。如果每次正常心搏后均隨一個室性早搏,則形成二聯律,多見于洋地黃中毒,不是洋地黃中毒引起的二聯律,常提示有器質性心臟病。室性早搏多見于正常人,要判斷室早的性質,必須綜合分析,如果早搏由煙、酒等一些誘因引起,多屬于功能性的,一般勿需治療。對于器質性病變引起的室早,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給予治療。
正常情況下,人們是感覺不到自己心臟在跳動的,但是室性早搏患者就不同了,由于心室強力收縮,可以感到心臟跳動。再由于早搏后有一段停頓間隙,故又可有心跳停頓的感覺。各人感覺不一致,有的說是心臟蕩了一下,有的感覺心臟欲從喉嚨里跳出來,有的為明顯心慌不適。此外,還可伴有胸悶、惡心、咳嗽、頭昏等不適。
心臟早搏癥狀也體現在心電圖上。心臟早搏的心電圖特點是提前出現的單個或兩個異位節律的電激動,常因干擾下一周期的正常心律而出現代償間歇,少數是插入性的。
心臟早搏有時候無明顯癥狀,有時候可有心悸或心跳暫停感。頻發的過早搏動可致因心排血量減少引起乏力、頭暈等癥狀,原有心臟病者可因此而誘發或加重心絞痛或心力衰竭。
頻發或連續發生早搏時,特別是原有心臟器質性疾病者可使心排血量下降,導致生命重要器官血流灌注減少,除了心慌、心悸等癥狀更顯著外,還可表現有乏力、胸悶、氣短、頭昏甚至引發心絞痛等。連續的室性早搏5~6次以上可形成短陣室性心動過速,甚至轉變為惡性室性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
室性早搏的發病原因
室性早搏補腎心臟病人的專利,正常人也是可能發生室性早搏的。正常人發生室早的機會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心肌炎、缺血、缺氧、麻醉、手術和左室假腱索等均可使心肌受到機械、電、化學性刺激而發生室早。洋地黃、奎尼丁、三環抗抑郁藥中毒發生嚴重心律失常之前常先有室早出現。電解質紊亂、精神不安、過量煙、酒、咖啡亦能誘發室早。室早常見于冠心病、心肌病、風濕性心臟病與二尖瓣脫垂病人。
自主神經功能因素是室性早搏常見的原因之一,當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時,不論是迷走神經興奮,還是交感神經興奮,均可使心肌的快,慢纖維的興奮性失去均衡,可使不應期和傳導速度發生改變,引發折返性室性早搏,兒茶酚胺分泌過多使心室自律細胞自律性增高,導致室性早搏等,過量的煙,酒,茶,咖啡等的攝入,精神過度緊張,過度疲勞,長期失眠,進食過飽,神經衰弱,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更年期等因素與室性早搏的發生有關。應注意的是,一些器質性心臟病早期的患者就合并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而導致室性早搏,這給室性早搏的病因鑒別帶來了困難,此時應加以分析,而不能簡單地認為器質性心臟病患者發生的室性早搏均為器質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