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的營養價值
桑葚(sāng shèn 又讀sāng rèn,桑樹的成熟果實,桑葚又叫桑果、桑泡兒,農人喜歡其成熟的鮮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們常食的水果之一。成熟的桑葚質油潤,酸甜適口,以個大、肉厚、色紫紅、糖分足者為佳。每年4~6月果實成熟時采收,去雜質,曬干或略蒸后曬干食用,也可來泡酒。具體成熟時間各地不一樣,南方早一點,北方稍遲一點。
脾胃虛寒便溏者禁服。
桑葚(sāng shèn ),為桑科落葉喬木桑樹的成熟果實,桑葚又叫桑果、桑棗,農人喜歡其成熟的鮮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們常食的水果之一。成熟的桑葚質油潤,酸甜適口,以個大、肉厚、色紫紅、糖分足者為佳。
桑葚既是美味的水果,同時也是一味珍貴的藥材,它具有多種保健功效。中醫認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腎經,為滋補強壯、養心益智佳果。在《中國大藥典》、《本草拾遺》、《滇南本草》、《唐本草》等醫學典籍中,均記載有桑果的治病保健的功效:“桑葚用于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主治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桑葚有補血滋陰,生津止渴,潤腸燥等功效,主治陰血不足而致的頭暈目眩,耳鳴心悸,煩躁失眠,腰膝酸軟,須發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結等癥。
除此之外,現代研究證實,桑葚果實中含有豐富的活性蛋白、維生素、氨基酸、胡蘿卜素、礦物質等成分,營養是蘋果的5~6倍,是葡萄的4倍,被醫學界譽為“二十一世紀的佳保健果品”。常吃桑葚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力,具有延緩衰老,美容養顏的功效。
醫學作用
【別名】桑實、文武實、黑椹、桑棗、桑葚子、葚(《爾雅》),桑實(《說文)),烏椹(《本草衍義》),文武實(《素問病機保命集》),黑椹(《本草蒙筌》),桑棗(《生草藥性備要》),桑葚子(《本草再新》),桑果(《江蘇植藥志》),桑粒(《東北藥植志》),桑藨(《四川中藥志》)。
【主治】肝腎不足和血虛精虧的頭暈目眩、腰酸耳鳴、須發早白、失眠多夢、津傷口渴、消渴、腸燥便秘[2]
化學成分
桑葚含糖、蛋白質、脂肪、糅酸、蘋果酸及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鐵、鈉、鈣、鎂、磷、鉀、胡蘿卜素和花青素。桑椹油的脂肪酸主要由亞油酸和少量的硬脂酸、油酸等組成。
1.該品粗粉3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上加熱10min,濾過,濾液作以下試驗:
①取上述濾液10ml,加少許鎂粉混勻, 滴加鹽酸數滴,微熱,試液顯櫻紅色。(檢查黃酮類)
②取上述濾液,點于濾紙上,置紫外燈(254nm)下觀察, 顯藍色熒光,滴加三氰化鋁試液后,則顯亮黃綠色熒光。(檢查黃酮類)
2.薄層層析:取該品粗粉2g,加石油醚10ml,回流10min,濾過,濾液濃縮至1ml,點樣3μl,以亞油酸為對照, 分別點于同一硅膠薄層板上,以苯-醋酸乙酯(80:20)展開,噴0.1%α-亞硝基-β-荼酚硫酸試液,加熱顯色.樣品液色譜與對照品溶液色譜的相應位置, 顯相同顏色斑點。
藥理作用
1. 增強免疫功能 小鼠α-醋酸萘酯酯酶(ANAE)陽性的T淋巴細胞和脾臟B淋巴細胞(溶血空斑形成細胞數), 隨年齡增長逐漸減少給LACA小鼠每日灌服桑椹煎劑12.5g(生藥)/kg,連續10日, 可顯著增加不同年齡組小鼠的T淋巴細胞;但同劑量的桑椹煎劑, 僅可增加幼齡小鼠B淋巴細胞數, 對1年以上的老齡小鼠無明顯影響。應用3H-TdR摻入淋巴細胞轉化試驗表明,桑椹煎劑有中度激發淋巴細胞轉化的作用。
2.對Na+、K十-ATP酶活性的影響 給3~24月齡的BALb/c和LAC純系小鼠每日灌服桑椹煎劑12.5g/kg,連續2周.除24月齡老齡小鼠外,與同齡對照組比較均能顯著降低紅細胞膜Na+、K+-ATP酶活性、Na+、K+-ATP酶與機體釋放能量、供Na+和K+的主動轉運有關, 桑椹降低該酶的活性可能是其滋陰作用機制之一。
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