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的治療方法
1.一般治療
大出血宜取平臥位,并將下肢抬高,頭側位,以免大量嘔血時血液反流引起窒息,必要時吸氧、禁食。少量出血可適當進流食,對肝病患者忌用嗎啡、巴比妥類藥物。
應加強護理,記錄血壓、脈搏、出血量及每小時尿量,保持靜脈通路,必要時進行中心靜脈壓測定和心電圖監護。
2.補充血容量
當血紅蛋白低于70g/L、收縮壓低于90mmHg時,應立即輸入足夠量全血。肝硬化患者應輸入新鮮血。開始輸液應快,但老年人及心功能不全者輸血輸液不宜過多過快,否則可導致肺水腫。
好進行中心靜脈壓監測。如果血源困難可給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漿代用品。
3.止血措施
(1)藥物治療
①近年來對消化性潰瘍療效好的藥物是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 H2受體拮抗劑西米替丁或雷尼替丁,或雷尼替丁在基層醫院亦較常用。
上述三種藥物用藥3~5日血止后皆改為口服。對消化性潰瘍和糜爛性胃炎出血,可用去甲腎上腺素8mg加入冰鹽水100ml口服或作鼻胃管滴注,也可使用凝血酶口服應用。
凝血酶需臨床用時新鮮配制,且服藥同時給予H2受體拮抗劑或奧美拉唑以便使藥物得以發揮作用。②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時,垂體后葉素是常用藥物,但作用時間短,主張小劑量用藥。
患高血壓病、冠心病或孕婦不宜使用。有主張同時舌下含硝酸甘油或硝酸異山梨醇酯。
80年代以來有采用生長抑素,對胃出血的止血效果較好。短期使用幾乎沒有嚴重不良反應,但價格較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