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與未來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練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同時還能緩解精神壓力。太極拳的特點是柔和緩慢,任何人群皆適宜,堅持練習能祛病延年。太極養生將成為未來的趨勢。
太極拳對未來社會發展的影響
太極拳的創編結合了古代道家哲學思想和中醫經絡學說,無論是哪一點,太極拳對人們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
觀念形態的太極拳文化源于《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等經典和儒家傳統,包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
太極拳“中正安舒、舍己從人、以柔克剛、后發制人”等拳理,反映中華民族儒雅自律、外柔內剛、不屈不撓的品格,它對濡養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奮發向上、正氣浩然的民族精神是非常有益的。
練習太極拳可起到鍛煉的作用,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人們越來越像機器人,練太極拳讓你找回自我。
太極拳“中正安舒、舍己從人”等拳理,體現了儒家修身律己、中庸禮讓、自強自信、仁者無敵等思想情懷,尤其是“舍己從人”的技擊理念,既是戰術智慧,也是強大與自信的表現。
太極拳“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等理念,乃道家學者的智慧。太極拳關于動與靜、虛與實、開與合、剛與柔等陰陽轉化的拳理,體現了萬物陰陽相濟、互為其根、和諧共生、和而不同的思想,即所謂“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
習練太極拳要顧及天地方位、五行所屬、陰陽交感以及四季運行等等,體現了古人對天人關系的認識,天乃自然界,人乃自然界的產物,人與天有著統一的本原、屬性、結構和規律,這有助于人們樹立敬畏自然、保護環境的觀念。
太極拳講究后發制人,禮讓并重,在太極拳套路中沒有主動攻擊對方的招式,都是先化解對方的進攻,借力發力。
即所謂“彼不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動”。如果把這種理念內化為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和處事的藝術,可以減少和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社會沖突和社會代價。
作為行為形態的太極拳文化,其武術性質有助于培養人們的不畏強敵、勇于拼搏、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等人生態度。其調身、調息、調心,力戒喧囂與浮躁,注重意念和感悟等要領,有助于人們對太極拳文化的內化及觀念與行為之間的互動。
有關調查表明太極拳愛好者大多具有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吸煙、酗酒等不良嗜好者甚少,他們往往是珍愛健康,謙和自律,外柔內剛,具有良好的精神風貌。
另外,目前中國太極拳愛好者有數千萬之眾,其群體性的習練形式促進了太極拳文化的傳播與弘揚。
總之,太極拳以術載道、以術傳道,太極拳文化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能夠在促進人們身體、心理和精神健康同時,濡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持中守正的理念。
傳承具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特色的民族精神、價值觀和審美情趣,培養健康和諧,綠色環保的意識,為促進社會健康發揮積極作用。
太極養生的兩大好處
一、太極拳運動,是當代人養生、健身的首選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總結的至理名言:“生命在于運動。”然而實踐證明“運動必須科學”。人們的健身鍛煉,一定要適合其自身的特點。這里特別強調的是,健身要以“有氧運動為主”。而在諸多運動中,太極拳正是“有氧運動”的一個典范。
它在運動全程中,從不欠氧,并以特有的鍛煉形式和呼吸方法,使運動中體內的氧得到及時充分的補充,這為行拳中更好地放松其僵硬的肢體和緊張的精神,提供了身心支持的有力保證。
經常練習太極拳,可以幫助我們緩和不安的情緒,且使我們身心愉悅,輕松自然。
我們說太極拳運動是當代人們養生健身的首選,是因這一運動經過科學的驗證表明,它符合現代科學的原理,具有很高的養生強體價值,這一運動給人們帶來的益處是。
1、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