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太極拳時切記不要緊張,要將身體完全放松下來,才能保持輕松的狀態練習下去,要知道學習拳架的同時也是去求松柔的初步過程。
沉肩墜肘,松腰開胯
剛練拳架常出現的通病就是聳肩翻肘,這樣身體自然會緊,所以要在行拳過程中時時反醒,檢視肩肘是否松沉。而松開腰胯是太極拳中難解決也是根本的核心之一。腰胯是身體的主宰,只有腰胯松了,才能做到全身的松柔。
自然檔距
自然檔距是太極拳有別于其他拳法的觀點,也是太極拳中值得注意的特殊要點。太極拳中要求所有步法都要確保兩腳的中間橫向距離要大約與肩寬相等,這就保證了太極拳的正肩正跨的姿態,終達到中正松沉的風格。
方向要正直
太極拳有所謂四正、四隅。在拳架行進過程中上步、退步,腳尖一定要踏正方向。另外重點注意的是,胸線也要與腳尖在同一方向(除個別動作是雙向發力胸線兩向兼顧外)。因為只有胸線與腳尖在同一方向才能使自己得機得勢,進退自如。
虛實結合
楊公澄甫說:“兩腿宜分虛實,起落猶似貓行。體重移于左者,則左實,而右腳謂之虛;移于右者,則右實,而左腳謂之虛。”所以初學者一定要分清虛實,要單重不要雙重。
1.鍛煉神經系統,提高感官功能,練習太極拳要求心靜用意。練拳時大腦皮質運動中樞和第二信號系統處于高度的興奮集中狀態,而皮質的其他大部分地區則處于抑制狀態,這對于某些慢性疾病患者十分有益。
因為打破了病理的興奮灶,修復和改善了高級神經中樞的功能,某些局部的病灶也就逐漸減輕或消失了。
練習時的“眼隨手轉”和推手中的“推蕩往來”,有助于視神經和皮膚反應能力得到提高。
2.有助于心血管系統健康,練習太極拳要氣沉丹田,腹式呼吸時膈肌和腹肌收縮與舒張,促進血液循環。
同時,肌肉活動時毛細血管充分開放,加速靜脈和淋巴的回流速度,改善微循環,從而減輕心臟負擔,有助于保持心臟、血管和淋巴系統的健康。
3.增強呼吸機能,深長細緩的呼吸特點,對提高肺部的通氣和換氣功能有良好作用。長期練習者,呼吸頻率會減少,肺活量和呼吸差會增大。
4.促進物質代謝,神經系統對內臟器官調節過程的改善,對腸胃也起到按摩作用,促進肝內血液循環,增強腎上腺素的分泌功能,改善體內的物質代謝。
長期練習太極拳,可以增進食欲,促進消化,降低膽固醇含量和軟化動脈。
5.加強肌肉骨骼系統運動,太極拳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弧線動作,也使得全身肌肉群和肌肉纖維運動加強,使關節囊和關節韌帶在肌肉的牽拉運動中得到良好鍛煉,加強了關節的穩固性、柔韌性和靈活性。
6.太極拳的練習對于暢通經絡、刺激穴位等都十分有益。
結語:綜上所述,初學太極拳要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堅持練習太極拳對身體有很多好處,例如,可調節女性內分泌失調,幫助女性補氣養血,女性在練習中能提高氣質,并且還能讓女性延遲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