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養生功效深受大家的喜愛,太極拳的運動原理皆來自古代的中醫及現代西醫。太極拳的好處對內臟有調節的作用,內臟是人體活動的生命來源。太極拳的特點對內臟具有按摩排毒的作用,下面我們學習一下太極拳教程吧!
太極拳用意壯臟腑
練習太極拳的講解的是用意不用力,用意也就是讓在練習中集中精神,這樣對打通經絡有很大的作用,疏通經絡能夠加快血液循環,從而及時將體內毒排除體外。
它表明太極拳在掤、捋、擠、按的拳式動作過程中,要注重心理調節和精神修養,要逐漸在習拳的過程中,學會運用渾圓的整勁和消除拙笨的局部之力。
只有這樣研習太極拳,才能體現出其“性命雙修”的拳術風格。
中醫學認為,人是精神和物質的混合體,除了肉體的鍛煉,還要注重心態情緒的精神調養,只有這樣內外才能協調,才能達到祛病延年的功效。
中醫學認為,過喜傷心,過怒傷肝,過憂傷脾,過悲傷肺,過恐傷腎。人是有感情的動物,生活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必然要受到來自各方的刺激。
于是,人的心態就會有波動,當人體的“七情”變化太過時,就會傷害五臟的生理功能,使氣機紊亂,功能失調,終導致疾病的發生。
故此,太極拳在行拳走架的過程中,要不斷調整心境,使之平和,不斷調養心神,使之凝靜。例如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說“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氣斂入骨,神松體靜,刻刻存心。”
太極拳運動特點是柔和緩慢,這和人體內臟的運動規律相符,太極養生大的好處是對身體每個地方都有作用,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
“身雖動,心貴靜,氣須斂,神宜舒。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身為驅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
通過這樣的鍛煉,習拳者的雜念減少了,心態穩定了,思慮有序了,心神情緒平衡了。從而加強了人體心理的調節能力,提高了人體心理的控制能力。
因此,習拳者,在應對外界事物的變化刺激時,“七情”的變化就不致于太過。所以,人體的臟腑,也就免除了精神刺激對其功能的損傷。這樣,就阻斷了不良精神因素對其健康的影響。
通過長期的太極拳鍛煉,不但強健了筋骨,而且還凈化了心靈,促進了臟腑的生理功能。
太極拳調五臟壯骨骼
1.對內臟的作用
動物神經和植物神經在大腦和脊髓等中樞神經系統中互相連結,密切配合活動。
因此打太極拳時,骨髂肌中的動物神經愈是放松舒緩,內臟器官的植物神經的緊張性也必然舒緩,從而使內臟功能能夠充分得到發揮。
太極拳是一種很好的養生運動,太極拳是“練身、練氣、練意”綜合鍛煉的結果,只要長期的堅持練習,那么一定會收到良好的保健功效的。
2.對肌肉的作用
消除僵勁,能使所有肌群和關節參加活動,因而各肌肉單位的負擔就減輕了。
另外,支配肌肉的神經緊張性減小,使血液循環更為良好,肌肉的營養和氧的供應更為充分。
因此有助于防止病態肥胖,防止肌纖維減少和萎縮,保持肌肉的彈性。
3.對骨髂的作用
堅持練“基本的擺動”和套路,可使脊柱和各關節強韌和靈活,矯正它們的姿態。
因此有助于防治頸椎病、關節炎、脊柱異常、神經痛等病,還能給骨髂施加適度的物理刺激,使骨髂逐漸增強。
至于太極拳是否能直接加強骨髂的血液循環,雖然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