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給大家推薦的太極拳教學是楊氏太極拳40式的演練,這套太極拳是競賽太極拳,是在傳統的太極拳的基礎上進行創編的一套太極拳,當然也很適合我們日常鍛煉身體,那么太極拳對我們的神經系統,運動系統,呼吸系統有哪些具體的影響呢?下面一起來看下。
(一)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神經系統是我們身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支配我們的身體進行外部活動,太極拳講究的是集中精力,因此長期練習太極拳對我們的神經系統有刺激作用。
神經系統在控制和調節機體的活動中,首先是借助各種感受器,接受人體內外環境的各種刺激信息。經周圍神經傳到腦和脊髓,通過腦和脊髓各級中樞的整和作用,再經周圍神經傳導到各效應器,控制和調節人體各系統進行的活動。
可見神經系統的功能:一是使人體各系統形成一個對立統一的整體;二是使人體各系統與外界保持相對平衡,否則人體機能下降或發生病變,甚至危及生命。
在太極拳的練習過程當中,要求我們完全放松身體,心無雜念,用意識來支配動作的完成,這樣長期堅持可以調節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機制的轉換。
習練太極拳時可使大腦皮層運動區域的活動處于興奮狀態,使大腦皮層的其它區域因負誘導作用而處于抑制狀態,所以人們在緊張的學習、工作之余習練太極拳可以變換大腦皮層的興奮區域,從而使大腦得到較好的調節和休息。
同時亦可以降低疾病在大腦皮層引起的病理興奮,有助于被疾病病理興奮所抑制或衰退的功能得到興奮,使病狀逐漸減輕或消失,從而達到較好的健身、祛病的功效。
(二)對運動系統的影響
運動系統是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等部分組成。骨是運動杠桿,骨連結起到樞紐作用,骨骼肌是運動的動力部分,三者聯系密切。其主要功能是使人體在空間移動,使人體各部分相互關系發生變動,維持身體各部分以及整體的位置與姿勢,此外,還支持體重,構成人體基本外形,保護腦髓和內臟器官,協調內臟器官進行活動等等。如果人沒有運動系統則無法生存。
太極拳特別強調以內中軸引動腰脊(外中軸),依次帶動關節,使人體內外進行輕松、慢、圓的整體性武術運動。
這樣長期堅持會對我們的身體,特別是腰部以及四肢都能夠起到很好的刺激作用,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身體素質。
另外還將人體皮膚練的又松柔又細嫩,又光滑又紅嫩,又有彈性又有韌性,又協調又自然,從而增強皮膚保護機體,感覺靈敏,調節體溫和水鹽平衡,毛細血管和毛孔暢通,分泌、排泄、濕潤皮膚等能力。
太極拳纏繞螺旋的運動方式產生合理的生理負荷,使骨骼、關節、肌肉得到系統全面的鍛煉,如骨密質增厚,骨徑變粗,骨小梁的排列更加整齊規律。
這些變化會增強骨的新陳代謝,在形態結構上產生良好效果。雖著形態結構的變化,骨變得更加堅固,從而提高了抗折、抗壓、抗扭轉等性能。在太極拳練習中應配合樁功、靜功練習,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對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的影響
太極拳動作柔和緩慢,隨著動作導引內氣貫通五臟六腑。深、長、細、勻的腹式呼吸,是以隔肌活動為主的深長的呼吸運動,由于橫隔膜上下移動的范圍較大,致使胸腔容積增大,胸內負壓增加,肺泡壁彈性纖維網被動拉長和收縮力增大,從而可以增強隔肌及輔助呼吸肌的力量和肺泡壁彈性纖維的彈性,改善肺組織的彈性,提高肺的全部潛在通氣能力。
太極拳的動作要與呼吸配合,動作與呼吸配合時聽任自然,毫不勉強,日久自然氣貫四梢,呼吸變慢,膈肌收縮和舒張能力提高,增大肺活量,防治各種慢性肺病。
太極拳運動的腹式呼吸,可以加大隔肌、腹肌的收縮和舒張,對肝臟,腸胃能起到自我按摩作用,提高腸胃的蠕動、消化和吸收的能力,改善人體內部的物質代謝,提高人體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