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著排便
減少腿部壓力更耗時
“采用坐姿排便,人體肛腸角沒有多大改變,但對于部分特殊人群來說,建議采用蹲式。”張曉明稱,排便姿勢不會直接導致肛腸疾病,坐姿排便也不會增加患上痔瘡、便秘、大腸炎、闌尾炎和結腸癌等疾病的風險,但坐著相對舒服,有人在坐便器上看書看報,延長了如廁時間,從這個角度出發,增加痔瘡發病率也不是不可能。
“相對于蹲姿,坐姿沒有腹部朝下等重力作用,排空時間更長,腹部用力更多,更耗時。”他指出,對于體力相對較弱的中老年人,采用蹲姿會使腿部和膝蓋受力較大,容易發生滑倒、骨折等意外,他們就更加適合坐姿。“還有靜脈曲張患者,坐式比蹲式對腿部的壓力減少,這類人更適合坐式。”
“有的人推薦坐姿時用腳踩一個小板凳,通過減少大腿與軀干的夾角角度,模擬和蹲姿排便一樣的效果,其實沒有用。”張曉明解釋,雖然腳踩小板凳可以縮小大腿和軀干的夾角,但肛腸角度沒有改變,所以無法幫助減少排便壓力。
蹲著排便符合人體生理結構會更順暢
坐著排便可以減少腿部壓力但更耗時
坐姿排便時踩一個小板凳模擬蹲姿排便,其實沒有效果
占著茅坑拉不出 教你三個小方法
如何避免占著茅坑不拉屎?市中醫院肛腸科主任張曉明介紹了三種方法。
1. 順時針按摩腹部
圍著肚臍順時針打圈按摩,順應了腸道蠕動的規律,有利于刺激腸道,增加便意。
2. 輕輕拍打骶尾骨
直腸緊挨骶尾骨后方,輕輕拍打骶尾骨,有利于將力量傳遞到直腸,通過振動刺激腸道,利于排便。
3. 從上往下按摩腰部脊柱
有利于刺激馬尾神經,中醫中這一區域有刺激排便的穴位,能刺激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