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要保持自己的完美形象選擇一到兩天的時候進行洗頭,洗頭看似很簡單的一件事,但是你會在洗頭的時候發現掉頭發的事項,那么在出現這種情況下的時候應該怎么辦呢?在日常的生活中哪些原因會導致這種想象的發生,同時在發生掉頭發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去預防呢?下面就跟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1、洗頭佳時間是晚上10點前
在洗頭的時候會發現掉頭發的現象,那么在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考慮一下我們洗頭的時間是否是對的了,晚上10點到凌晨2點是頭皮細胞的再生期和活躍期,在這之前清洗頭皮可以促進頭皮細胞再生。不適合洗頭的是10點之后到上午這段時間,這段時間是頭皮松弛和休整期,不適合過度刺激。
2、洗發水溫38度左右
很多時間有的人喜歡用熱水來進行洗頭,覺得這樣做非常的舒服,可以有效的殺菌,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水太熱會燙傷頭皮、刺激毛囊;水溫過涼則會造成頭皮受冷收縮,血液循環速度降低,毛囊供養不足,導致脫發。洗頭水溫一定要適中,一般以體溫為標準,37-40度好,比體溫稍熱的溫度就是合適的。
3、洗發前應先梳頭
我們在洗頭的時候習慣性直接將水撒到頭發上面,沒有提起梳頭發的習慣,其實,我們在洗頭之前,先用蘸濕的梳子梳頭,令附著頭皮的污垢和灰塵浮于表面,才能同時洗凈頭皮和頭發。梳發時,注意好不要一開始就從發根開始梳,以免損傷發根。
4、不要直接把洗發水倒在頭上
如果直接把洗頭發倒在頭皮上很容易造成化學殘留,而且也不利于起泡沫,從而影響清潔效果。洗發水必須先倒在手心里,揉搓均勻之后再清洗頭發。
5、不要用指甲抓頭皮
洗頭時不要用指甲抓頭皮,很多人覺得這樣會比較干凈,但是指甲中有許多細菌,一旦嬌嫩的頭皮被抓破,容易誘發感染,正確的做法是用指肚輕柔按壓頭皮。
6、洗發水、護發素要沖洗干凈
由于洗發水或護發素中含有化學物質,因此在洗頭時一定要沖洗干凈,以免殘留在頭發上。而且要注意護發素不能碰到發根,由于洗發時頭發毛囊打開,護發素涂在發根上,其中的化學物質容易滲入并堵塞毛囊。
7、洗頭后一定先擦干
人在洗完頭發時,頭發的毛鱗片是張開的,張開就意味著脆弱,一些塵埃、細菌、臟東西都會趁虛而入。所以洗完頭之后,好先用毛巾擦至6、7成干,促進毛鱗片閉合,這樣更有利于減少頻繁洗發水對頭發的損傷。
8、不要梳濕頭發
剛洗完頭發,毛鱗片還處于張開狀態,這個時候如果梳頭發次數過多,會造成明顯的毛鱗片受損,頭發干燥之后會變得很毛躁。
9、頭發吹干再睡覺
晚上人體器官進入休息階段,洗頭后殘留的水分會形成濕氣進入頭皮,特別容易堵塞毛孔,毛囊供養不暢,就會造成頭發受損、脫發,所以睡覺之前一定要確保頭發9成干以上。
1、精神壓力大
在精神壓力的作用下,人體立毛肌收縮、頭發直立,植物神經或中樞神經機能發生徐亂,毛囊毛乳頭發生大改變和營養不良,從而導致毛發發毛生長功能抑制,毛發進入休止期而出現脫發。
2、遺傳因素
遺傳性脫發遺傳性脫發,又叫做先天性脫發,遺傳自父母的。一般男性呈顯性遺傳,女性呈陰性遺傳。所以大家看到男性朋友脫發的比較多,比較普遍,而女性朋友很少看到有禿頭的。
3、產后掉發
女性產后脫發。一般女性產后頭發會掉的很多,這是因為女性荷爾蒙減少造成的。這個一般6個月后會恢復正常,也不用擔心,注意好營養均衡,平時多梳理頭發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