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建議,去外地前,在本地灌瓶水或帶點鹽,也能克服水土不服。李建主任認為,這些方法在以前生活水平較低的時候適合用,那個時候各地飲用水的水質和鹽中的物質含量都不一樣,這樣做是為了使腸胃慢慢適應當地的水土。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全國的自來水標準都是一樣的,而且很多家里喝的都是飲用水,鹽也是全國統一銷售的,所以帶水、鹽這些老辦法,現在沒必要了,也不衛生。
有些人通過飲食上的注意,仍然有可能出現胃腸不適、惡心、嘔吐、大便不正常或皮疹之類的水土不服癥狀,因此在出行前,好還是帶上治療水土不服的藥物。
寶寶的身體健康總是掛在父母的心頭,孩子身體一出現狀況,家長就會很擔心。特別是帶孩子去別的地方的時候,家長會擔心孩子不適應。所以,很多家長在帶孩子出行前也會出現一些準備。但是,寶寶到一個新的地方,會不會出現水土不服是不一定的,所以家長應該了解以上介紹的方法,這樣遇到問題時,就知道該怎么辦了。
中醫5種方法防治水土不服
有些做業務的人經常要出差,從一個地方去到另一個地方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還有一些腸道功能不佳或脾胃虛弱的人,突然進入新的環境并改變原來的飲食結構,很容易造成水土不服性腹瀉。水土不服怎么辦?下面,小編為您盤點了5個中醫方,有效防治水土不服。
養生方一:睡前飲蜂蜜
中醫認為,水土不服的發生與脾胃虛弱有密切關系,蜂蜜不僅可以健脾和胃,還有鎮靜、安神的作用,因為蜂蜜中所含的葡萄糖、維生素以及磷、鈣等物質能夠調節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從而促進睡眠。
養生方二:多喝酸奶
酸奶中的乳酸菌有助于保持腸道菌群的平衡,能緩解因胃腸菌群紊亂而誘發的腹痛、腹瀉等不適。必要時可服用嗎叮啉或黃連素片,惡心嘔吐者可服胃復安。
養生方三:多喝茶
茶葉有提神利尿的作用,能加速血液循環,有利于致敏物質排出體外,減少蕁麻疹的發生。
養生方四:保持原有的生活習慣
假期里不論是旅游,還是走親訪友,都可能打亂平日的作息,而生活不規律,同樣容易引起各種不適,因此,應盡量保持原有的生活習慣;在食物的選擇上,也應盡量選擇與原來口味相近的食物,少食辛辣。
養生方五:品嘗風味美食要適量
除了環境改變引起腸胃不適外,飲食不節制、不衛生也是導致腸胃不適的原因之一。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對當地的一些風味特產要慢慢食用,不能一次吃得太多。初到異地,可以先吃些豆腐、湯、粥等容易消化、刺激少的食物,還可以吃些蜂蜜、紅棗、蓮子、花生一類健脾胃的養生食物。
結語:原來水土不服也是種病啊,大家千萬要注意,不要以為簡單的看一些就好了哦。不過,我們多多少少都會有水土不服的癥狀,輕的話我們可以自己調理,但是嚴重的話就一定要及時看醫生了。尤其是剛出現的嬰兒以及沒多大的寶寶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家長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