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的時候,人們常常因為天氣寒冷干燥,身體會有一些燥癥,比如說嘴邊干、流鼻血、嗓子腫痛等等都是體內有燥火的現象。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消除體內的燥火呢?下面就讓我們的姜泉專家來講講有哪些降燥的方法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冬季,人們常常被一些干燥癥所困擾,這對人們的健康也是有一定的危害的。
消除體內燥火的方法
一、咽喉腫痛
1、常吃生梨能防治口舌生瘡和咽喉腫痛;
2、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減輕痛苦;
3、把絲瓜榨成汁液,含在嘴里,有非常好的緩解效果;
4、咽喉疼痛時,可用一匙醬油漱口,漱1分鐘左右吐出,連續3~4次,有療效。
二、口中長水皰
1、切幾片生姜入口咀嚼,可使水皰慢慢消除;
2、臨睡前洗好臉,擠點眼藥膏涂在口唇疼痛處,翌日疼痛就會減輕,繼續敷用幾天,可使疼痛消失。
如果是鼻子出血的話,又該用什么方法來緩解呢?
三、鼻子出血
推薦:水果西米露
做法:西米洗凈后,倒入沸水中;煮到西米半透明,將西米撈出;再煮一鍋沸水,將煮到半透明的西米倒入沸水中煮,直到全透明,將沸水倒掉;煮一小鍋牛奶并加少許糖;將西米倒進牛奶中煮至開鍋;將煮好的西米牛奶晾涼,加入水果丁,即可。
點評:采用一些清涼的水果如梨、橘子、蘋果、獼猴。
四、嘴唇干裂
推薦:黃瓜獼猴桃汁
做法:黃瓜200克,獼猴桃30克,涼開水200毫升,蜂蜜兩小匙。黃瓜留皮切成小塊,獼猴桃去皮切塊,一起放入榨汁機,加入涼開水攪拌,倒出加入蜂蜜,于餐前一小時飲用。
點評:黃瓜性甘涼,入脾胃經,能清熱解毒、利水。可治療身熱、煩渴、咽喉腫痛;而獼猴桃性甘酸寒,入腎和胃經,能解熱止渴,兩種合用能潤口唇。其他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也可以經常食用,如西紅柿、柚子等。
提醒:嘴唇干千萬別用舌頭舔,那樣只會更干。
五、皮膚干癢
推薦:紅薯炒乳瓜
做法:紅薯300克,乳瓜100克,香菜葉、蔥段、蒜末適量。紅薯、乳瓜切成塊;油四成熱時放入蒜末、蔥段,倒入紅薯塊煸炒至半熟時再放入乳瓜炒勻,加入適量清水、鹽、雞精,湯汁收干即可。
點評:紅薯含有多種維生素和鈣、磷及鐵等,其性甘平無毒,能補虛健脾強腎,而嫩黃瓜也含有大量維生素,所以對皮膚有一定的好處。
提醒:皮膚瘙癢時不要使勁抓,以防皮膚破損感染。
六、頭發干枯
推薦:蜜棗核桃羹
做法:蜜棗250克,核桃仁100克,白糖適量。將蜜棗去核,洗凈,瀝干水分;與核桃仁、白糖一起下鍋小火燉煮;待湯黏稠、核桃綿軟即可關火食用。此甜湯可滋補肝腎、潤肺生津、養血潤發。
點評:核桃性甘溫,入腎、肝、肺經,能潤腸通便、補血黑須發,久服可以讓皮膚細膩光滑;而蜜棗能補肺潤燥,對頭發好處較多。此外,其他堅果、魚類和粗糧對頭發也有很多好處。
七、咽喉干腫
推薦:蜜梨膏
做法:取生梨數個,用榨汁機榨成梨汁,加入適量蜂蜜,以文火熬制成膏。每日一匙,能清熱去火、生津潤喉。
點評:蜂蜜甘平,入肺、脾、大腸經,能潤腸通便、補肺潤喉,又能解毒;梨甘微酸涼,入肺脾經,能治口渴、咳嗽、便秘。二者放在一起熬膏可以起到潤喉作用。新鮮綠葉蔬菜及黃瓜、橙子、梨、胡蘿卜、綠茶也有很好的清火作用。
提醒:上火時不宜吃辛辣食物、喝酒、抽煙,應注意保持口腔衛生,經常漱口,多喝水。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科教,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姜泉
女,廣安門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擅長:風濕類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的診治,碩士研究生導師,1983畢業于山東中醫藥大學,同年分配至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工作至今,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曾在北京協和醫院免疫科進修一年,主要社會兼職中華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分會秘書長、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議人等。
一直從事中醫風濕病的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在23年的臨床實踐中,摸索出獨特的治療方法,取得了很好的臨床療效,運用中西醫的診斷治療優勢,在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干燥綜合征”、“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痛風”等疑難病癥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較強的專業技術能力。近年來,重點開展中醫臨床治療和療效評價研究,主要以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中醫治療有優勢的病種為主,總結分析中醫臨床治療數據,尋找中醫證候分布規律和有效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