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眠變差,不敢關燈睡覺,經常睡夢中發出尖叫,早上醒來精神恍惚,不是不想而是不愿意、非常抗拒去學校等,也是眾多校園暴力受害者的表現之一。
5、變得沉默寡言,甚至有自我傷害的傾向
和原來相比,話越來越少,經常一個人活動,不愿意主動溝通,甚至出現自虐的傾向,自我陷害的行為等,都應該給予高度重視,排除是校園霸凌的可能。
校園霸凌其實可以多方面預防和應對,比如作為孩子的就讀學校,可以加強校園管理,開設相關課程,密切監測校園欺凌行為,正確教育、引導學生等。
作為老師和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們正確理解“霸凌”的含義,教會她/他們如何應對,一旦收到求助,應及時關心、安慰,給予建議、支持,立即制止欺凌。
作為被欺凌的受害者,要知道,一直忍氣吞聲可能會使施暴者變本加厲,帶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我們要及時制止這種行為,當然不是指正面反抗,而是勇敢一些,通過正當手段保護好自己,比如求助于老師、家長,向他們學習有關欺凌的應對策略等。
本篇文章版權歸江蘇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