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乙級聯賽
中國足球乙級聯賽(Chinese Football Association Second League (C2L)),是中國足球協會下屬的第三級別的聯賽。目前的賽制開始于中國足協2003年底推行的中國聯賽賽制改革,位列中超、中甲之后,改革后的中乙聯賽于2004年開始首個賽季,不設降級制度。從2011年開始中乙聯賽除職業足球俱樂部之外,還允許各省市區的全運會球隊參加比賽。
其前身是1956年舉辦的全國足球乙級隊聯賽(簡稱乙級聯賽,有間斷),當時是作為第二級聯賽,1989年開始作為第三級聯賽至今。1994年開始職業化,2004年改組為中國足球協會乙級聯賽并完全成為職業聯賽,2011年中乙聯賽退出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系統成為業余聯賽。作為中國足球低級足球聯賽中乙聯賽不設降級制度,和中國足球協會業余聯賽無升降級關系。中乙聯賽參賽隊不允許引進外援,另外在年齡上也要求25歲以上球員每隊不能超過5人。
發展
1956年原全國足球聯賽杯劃分為甲級和乙級,全國足球乙級隊聯賽即作為次級聯賽誕生,此后數度停辦或取消(59和93年因全運會暫停,65-72年因文革暫停,61-63年和73-77年和甲級聯賽合并進行),1978年復辦并延續至今。1989年全國足球甲級隊(B組)聯賽創建后與原丙級聯賽合并成為了第三級聯賽。1994年中國足球聯賽職業化后也開始職業化。2004年聯賽改革后被改組為中國足球協會乙級聯賽(簡稱乙級聯賽)。
沿革
專業足球時期的乙級聯賽始自1956年,位于甲級聯賽之下,為中國足球第二級聯賽。1989年,甲級聯賽分為甲A聯賽和甲B聯賽2組,乙級聯賽成為第三級聯賽。1994年實行職業化改革,2004年改制為目前賽制。
歷史上下列年度未舉行乙級聯賽:
1959年,因第一屆全運會,聯賽暫停。
1961年-1963年,和甲級聯賽合并舉行。
1967年-1972年,因文化大革命,聯賽暫停。
1973年-1977年,和甲級聯賽合并舉行。
1993年,因第七屆全運會,聯賽暫停。
專業聯賽時期(1956-1992年,有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