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補鈣對骨愈合沒多大幫助。通常情況下,骨折的小兒體內并不缺鈣,因此無需補鈣。由于骨折的小兒活動減少,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增加,骨骼對鈣的利用反而會受到抑制。如果長期盲目大量補鈣,會增加消化道、泌尿系結石等疾病的危險。
3、鈣片混在奶中吃了等于沒吃。混在食物中的鈣片只能吸收20%。正確的方法是,在喂奶后1~2小時再給孩子喂鈣片。
4、通常情況下,常規飲食不能滿足嬰幼兒補鈣需求。嬰幼兒只要通過食補就能滿足對鈣的需求了么?實際上,在當前國內膳食結構下,是不能滿足常規補鈣需求的,需要使用鈣劑進行彌補。
5、維生素D不是越多越好。中消協提醒消費者,慎服大量維生素D,服用過量會產生積蘊中毒現象。
6、含鈣產品越貴的不見得越有效。補鈣產品賣得越貴,含鈣量越高,吸收率就越高,效果也越好。有的補鈣品宣稱“沉積好、吸收快”,有的宣稱“顆粒小”,甚至推出了“原子鈣”、“納米鈣”,讓人們覺得鈣越細小越易吸收。實際上人體對鈣的吸收利用率和鈣產品的顆粒大小無關。要看是否具有生物活性。
7、儀器的簡單測試沒法確定你是否缺鈣。在商場、藥店通過儀器的簡單測試就能確定是否缺鈣?事實上,這些場所擺放的“單光子骨密度測試儀”只能測人體手臂的尺骨和橈骨,而人體鈣流失的主要危害是造成腰椎和胯骨的缺鈣,因此這種測試并不準確。
8、未必人人都需要補鈣。廣告宣傳鋪天蓋地,宣傳全民缺鈣,人們補鈣跟著廣告走。而實際上,目前我國居民每日攝鈣量為400毫克,營養學會公布的每日鈣攝入推薦量為800毫克,攝鈣水平確實相對較低。但另一方面,我國居民攝鈣量地區差異很大,并非人人缺鈣。
寶寶吃什么補鈣
每個爸爸媽媽都有給寶寶補鈣的意識,但是寶寶需要多少鈣呢?其實,寶寶對鈣的需求是隨年齡、性別、生理狀況的不同而有差異的。根據中國營養學會2001年修訂的推薦每日膳食中鈣的供給量,2歲大的寶寶每天需要約600-800毫克。
兩歲寶寶吃什么補鈣之寶寶補鈣原則
維生素D:它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儲存,維生素D由日光照射皮膚就可以直接獲得。日曬充足的寶寶可以不用額外補充維生素D。
秋冬季出生的寶寶血中維生素D水平非常低,這是因為冬季的乳汁中含有很少的維生素D。所以冬季寶寶好每日補充400~800國際單位(南方出生的寶寶補充400~600國際單位,北方出生的寶寶補充600~8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
雞蛋、三文魚等魚類中含有大量維生素D,而油炸的食品會抑制維生素D的吸收,不管多大的寶寶,好少吃油炸食品。
雞蛋中的維生素D,蔬菜水果中的維生素C,配方奶中的乳糖以及膳食中適宜的鈣、磷比例等因素均可促進鈣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