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觀察孩子的身體狀況
按摩時寶寶身體多半是光溜溜的,所以建議媽媽在按摩時,可以觀察寶寶的身體狀況。看看寶寶的身體兩邊有無對稱,移動寶寶時,他的反應如何,或者頭部有無斜頸、雙手是否一樣在擺動,好在按摩同時和寶寶說話,不但能增加親子間的互動,還能觀察到寶寶的反應,及是否有聽力問題。
(8)讓寶寶熟悉身體各部位的名稱
媽咪在幫寶寶按摩時,可以邊按摩邊說出身體各部位的名稱,例如:這是小手手、這是小腳腳等,讓寶寶漸漸熟悉這些部位。
對小寶寶進行按摩治療,醫生應該做必要的事前準備工作,并了解有關注意的事項。而父母在家里為小寶寶按摩,更要注意每個環節的重要性。這是一個以愛心來傾注全部精力的細膩的操作過程,需要醫生精準的操作手法和完美的精神境界來實施的一種治療方式。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按摩的準備工作和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1)主理按摩的醫生給小寶寶按摩時態度要慈祥和藹可親。在治療時要跟小寶寶用言行交流感情,避免小寶寶的哭鬧影響了治療效果。
(2)對小寶寶選穴要準,手法要輕快柔和,平穩著實,深透有效。切忌手法過重,一般情況下不可有強刺激的動作。
(3)對每個小寶寶的按摩操作要保證在15—20分鐘內完成,沒有特殊情況不可延時過長。
(4)小寶寶接受治療應在進食的10~40分鐘以后方可進行。按摩完30分鐘后才可以吃飯。
(5)在給小寶寶治療期間,為避免小寶寶哭鬧,可以給他少量的餅干或面包等軟食、飲水等。不能吃糖、豆等硬質食品,以免哭鬧或變換體位時堵塞氣道,發生危險。
(6)接摩室的環境要溫暖、避風,但空氣要保持良好。對有汗的小寶寶,要擦干汗液后方可進行按摩治療。
(7)給小寶寶按摩時,要注意小寶寶的體溫、脈搏、呼吸、神志及全身狀況。有異常情況的,應該查清癥狀后再決定是否可以實施按摩治療。
(8)如果小寶寶的皮膚有破損、病變時,應審慎實施按摩治療,必要時應停止按摩,待皮膚破損處痊愈后再行按摩治療。
結語:經常按摩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媽媽也可以給我們的寶寶按摩按摩,這樣能夠安撫寶寶的情緒,還能夠增進親子感情,同時也有利于寶寶的體重增加哦。不過,按摩半小時之后我們才能夠吃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