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療法能治療多種疾病,并且非常有效,除了能治療哮喘、肺結核、痢疾、瘧疾、腸炎等疾病外,還能應用于各種疾病的防治?,F代醫學研究證實,施灸能提高白細胞的功能,加速抗體形成,增加機體防御力,對呼吸、循環、消化、生殖等系統有調節作用,起到一定的保健防病作用。
下列情況不宜取灸法
艾灸操作比較簡單,因此很多人在家就能施灸,我們在施灸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些事項,這樣才能安全施灸。家庭保健常用的灸術有艾條溫和灸、艾條雀啄灸、艾條熨熱灸等。施灸的程序,《千金要方》說:“凡灸當先陽后陰,言從頭向左而漸下,次后由頭向右而漸下。”即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背后腹(胸前)。灸法一般比較安全可靠,需要說明的是施艾(灸)法應在有經驗的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下列情況不宜取灸法。
1.過度勞累、饑餓或精神緊張患者不宜艾灸治療。體質虛弱者不宜艾灸過強。
2.自發性出血或損傷后出血不止,或皮膚感染、潰瘍、瘢痕等部位不宜灸;眼區、項區、胸背部等慎灸。
3.孕婦及小兒囟門未閉合者,不宜艾灸。
4.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不適于灸療的重癥患者也需慎用艾灸。
若坐著點穴,躺下施灸,受骨骼、肌肉牽動變化,必影響取穴準確。灸肢體的穴位以正坐為主;灸胸腹部的穴位取仰臥位;灸背腰部的穴位取俯臥位。體位須擺放平直,肌肉放松,讓準備施灸的穴位暴露而出,既防燙傷,亦增加療效。
在家艾灸注意這些
1.艾灸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輕后重。
2.在頭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處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兩股等皮厚而肌肉豐滿處艾灸,灸量可大一點。
3.體質強壯者,灸量可以大;久病、體質虛弱、老人、小兒,灸量宜小。
4.出現暈灸,須立即停灸,讓患者頭低位平臥,注意保暖,輕者休息片刻或喝點溫開水,重者掐按人中、內關、足三里。
5.精神緊張、大汗、勞累或饑餓時不宜灸,妊娠期婦女腰骶部和腹部不宜灸。
結語:通過上文對艾灸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中醫艾灸可預防骨質疏松,老人們可以在家施灸預防骨質疏松哦!長期使用艾灸能夠幫助我們強身健體,防治疾病,效果非常顯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艾灸也有禁忌,錯誤的艾灸對身體的損傷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