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年的時候,各家各戶都要置辦年貨。海鮮也是眾多年貨中必須要準備的,海鮮作為年貨,當然要買越新鮮越好,這樣的挑選也較不易。那么我們怎么挑選到好的海鮮呢。下面讓何亮專家來教我們怎么挑選海鮮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河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關于挑選海鮮的常識
喜歡吃海鮮的人很多,但是如果不恰當的吃海鮮,就可能給我們的健康帶來隱患。尤其是身處異國的朋友們,不了解周邊的生活環境,就可能吃到不好的海鮮。
海鮮所含的精益蛋白質對健康更有好處,然而它也因為含有汞和PCBs(多氯聯苯,是致癌物),可能會導致疾病。
到今天,挑選恰當的魚,已經不是檢查一下魚眼睛是否清澈,魚鰓是否呈粉紅色那么簡單。你不知道這些魚是從哪里來的,怎么被捕獲的,是否有過高的汞含量。
我們經常在餐桌上看到的一些海鮮種類在慢慢消失,都是因為人的捕獵不節制造成的。
很多魚在幼小時就被捕撈,不利于種群的繁育。很多被保護的魚類也被打撈。這同時造成沿海水質的污染,破壞魚類的生存環境。 也許好的辦法是改吃素,但在做到這一點前,起碼可以學一點關于挑選海鮮的常識。比如,停止食用那些日漸稀少的魚類,以讓它們恢復生息。
如何選擇海鮮?尤其當你身在國外,對一切感到陌生的時候,會更有難度。但只要遵循以下原則,就可以不那么困惑。
吃位于食物鏈較低層級的海鮮
它們在數量上更豐富,也會對健康更好,因為它們含有更少的汞。這類海鮮包括:魷魚、牡蠣、鮪魚、沙丁魚和貽貝。
了解它們來自哪里
魚生存的環境也會決定魚的健康與否,不健康的魚吃了就會傷害我們的身體。
買當地產的海鮮
同樣品種的魚,盡量選當地出產的那些。即使不是在當季,也不要選從外地空運來的以新鮮為名的魚。雖然不見得當地的就一定是完美的,但是,更短的運輸距離,可以更好地保持魚的鮮度,也可以減少運輸對地球造成的負擔。此外,有些國家,比如美國,遵循更為嚴格的捕撈法規。又如俄羅斯南千群島,之所以是世界上漁業資源豐富的產區之一,就是由于當地政府嚴格執行捕撈法,限制捕澇和加工(地方政府限制捕撈數量,每條船的捕撈額度,每月上限只有10噸),使當地魚類產品加工符合自然規律,60多年來保持不變。所以,如果是在這些地方,當然堅決選本地出產海鮮。
買野生的
考慮到魚類養殖廠的問題多多,野生的總會比養殖的更好,無論是對人的健康還是環境來說。
了解捕獲海鮮的方式
不要吃那些理應受到保育的魚類。垂釣是低強度的漁獵方式,不會對海底生態造成危害,還可以及時把不該捕獲的魚重新放回海里。 使用網眼大小符合規定的漁網也是較好的辦法,可讓幼小的魚苗逃離。
不好的漁獵方式則包括:使用長達幾千米的釣繩和上千個鉤子釣深海魚。壞的是深海拖網捕魚,這種方式會將珍貴的海底生物(比如上百年的深海鱸魚、珊瑚、海龜等)一網打盡,完全性地破壞海洋生態。
查看標簽
有些國家和地區會為按照可持續和環境友好方式捕撈和繁育的魚類提供認證,比如美國的海洋管理理事會。并且會用專門的標簽標識出來。如果有“有機”標識,則表明那些海鮮是人工養殖的。而美國食品聯盟也會為養殖貝類進行認證。你要選擇的就是那些經認證是以環境友好的方式養殖出來的海鮮。近還開發出了iphone 應用,可幫你辨認這些標簽。
冰凍的還是新鮮的?罐裝還是袋裝? 以相當于深海溫度的低溫冷凍魚類,可以保護海魚的內在品質不受破壞,而日本人將冰凍方法發展得非常完美。
而且相較于新鮮海魚,冰凍過的可以節省運輸成本和減低碳排,因為它們不需要為了保鮮而用空運的方式運輸。
罐裝的要小心
因為食品罐可能會有BPA-plastic(即含生產化學物質雙酚A 的塑料,對人體有害)涂層。所以,選擇那些獨立包裝、軟包裝等環境友好型包裝的海鮮。 從信得過的商鋪那里購買。尤其是在國外,有些商家對店內售賣的海鮮有較嚴格的標準,有些專門店會對于保持海洋生態有較高自覺。
本期嘉賓介紹
何亮
北京市東城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烹飪專業主任兼專業課教師。
1987年至今,在23年的教師生涯中,他兢兢業業的工作,始終以為國家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作為的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