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神經性耳鳴癥狀多為陣發性的,如果3天左右癥狀能消失,就不必在意。但需要注意的是,耳朵里的血管細小,對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微小血栓也容易堵塞耳內微循環。若出現頑固性耳鳴,應警惕是否存在心腦血管病和糖尿病;也可能是眩暈的前兆,需警惕梅尼埃病(一種內耳疾病)的可能,好及時就醫。
要緩解神經性耳鳴,首先要對癥處理、及時減壓。白領減壓要調整工作節奏,注意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其次,盡量別熬夜,睡前用熱水泡腳,以舒緩情緒,促進睡眠。要學會控制脾氣,不要多疑、多慮。后,頑固性耳鳴患者好請醫生排除器質性病變,也可請醫生開些營養神經、擴張血管的藥物輔助治療。中年女性有頑固性耳鳴需及時就醫,檢查內分泌,有必要的話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雌激素。
耳鳴不一定都是耳朵上的病
耳鳴不僅是耳部疾病的常見癥狀,亦可出現于神經、精神等多科的疾病中。
1.缺血性疾病
這是常見的病因,如腦供血不足或腦梗塞。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頸椎病、糖尿病等疾病的中老年人都要警惕。
2.其他影響聽覺傳導通路的疾病
如聽神經瘤、小腦腦干腫瘤、腦干炎癥脫髓鞘性疾病、腦外傷等,也可出現耳鳴。
3.血管壓迫性耳鳴
許多合并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的耳鳴患者中,尤其是單純血管搏動性耳鳴,在手術探查時常發現有血管袢壓迫聽神經。
4.心理性疾病
幾乎所有耳鳴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慮。
5.血管狹窄
顱內動靜脈畸形或大動脈狹窄,也可引起血管雜音,當被聽覺感知后,會引起與心臟節律一致的耳鳴雜音。
如果排除了耳部的疾病,還要去神經內科等科室做檢查。對于已明確原因的耳鳴患者,如存在占位、腦外傷、腦血管畸形及動脈狹窄的病人,建議及時手術去除病因。對于發現血管壓迫聽神經的患者應行神經血管減壓術。
對于原因不明及前后循環缺血性疾病的患者,建議應用改善微循環藥物,如前列地爾、銀杏葉提取物及其他活血類中藥;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降低血黏度藥物;他汀類調脂藥物;神經營養藥物如胞磷膽堿鈉、維生素B1、B12等;可配合高壓氧治療;近期研究認為肉毒素局部注射也可有效改善癥狀。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列出的9條關于耳鳴的是是非非,相信我們認真看完本文的話,對于耳鳴的認識應該更加的正確了。比如,聽音樂對于耳鳴患者的確有一定的治療效果,耳鳴如果發生一側的話往往比雙側的更加嚴重等。耳鳴不一樣的是耳朵上的疾病,所以我們相信治療耳鳴的話,先要清楚耳鳴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