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一天天臨近,許多人早已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有的人還出現莫名的焦躁、松弛、放縱、倦怠、效率低下、沒有規律、失眠等“假前綜合征”的表現。專家指出,“假前綜合征”也稱“年底綜合征”,年終約有60%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年底綜合征”表現,這也是一種亞健康狀態。專家提醒,一旦遭遇“年底綜合征”,要想辦法努力尋找心理“三八線”,適度進行妥協和自我心理調整,迅速擺脫“年底綜合征”的困擾,以快樂輕松的心情過好年。
春節在即,不論是上班族還是學生族,早已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有的人還出現莫名的焦躁,手上有很多事要做,可就是什么都不想干。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徐治博士提醒,不管怎樣首先要把手上的工作做好,然后再來安排節日期間的消遣活動,避免出現“假前綜合征”。
徐治博士分析,“假前綜合征”主要表現為松弛、放縱、倦怠、效率低下、沒有規律等。由于上班族平日生活節奏緊張、工作壓力很大,所以對節日的休閑娛樂活動有了過多的期待。專家說,“假前綜合征”只是“假期綜合征”的一部分,“假期綜合征”還包括假中和假后兩個不同階段。一般來說,假前,人們大多處于工作和學習環境,任務繁多,心理渴望休息與放松。假中,人們多處于家庭等休閑環境,節奏隨意,心理處于高度放松狀態。這樣,人們在短時間內,其身心經歷著“緊張-放松”的適應過程,過渡時也就必然會出現一系列暫時性的身心不適現象,其大的癥狀表現就是焦慮,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起伏較大,易怒,嗜睡等。
專家提醒,長假過后“假期綜合征”的癥狀會比假前更明顯,到時將需要更長時間調整。專家因此建議:在節前應該集中注意力,盡量不要將未完工作留到春節后處理,給節后的工作定個詳細的目標和計劃,為全年的工作打下基礎。上班族和學生假后要盡量做到起居有序,營養均衡,適時地轉換好“角色”,調整好心態。
“假前綜合征”也稱“年底綜合征”
春節未到,很多上班族卻開始煩躁、焦慮,來自生活和工作以及家庭的種種壓力,讓他們身心疲倦、無心上班,并導致失眠、身體抵抗力下降,這是一種“假前綜合征”或稱“年底綜合征”的表現。
廈門市中山醫院神經內科王顯锏主任醫師認為,上班族之所以容易出現“年底綜合征”,主要是因為他們平日生活節奏緊張、經濟狀況不佳,工作環境及壓力大,因而對節日的休閑娛樂活動及與家人早日團聚期望、迫切心情過高。很多人希望借助7天長假,大限度地釋放日常壓力,慰勞疲憊的身心,這種對于節日過高的期望帶來過分的重視,所以才會節日未到心思慌亂,出現失眠、身體抵抗力下降而容易患病等問題。
“年底綜合征”并不只是現代人才獨有的現象,以前我們就有“年關”的說法。第二炮兵總醫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王鳳香對職場人士的壓力做過一個解析:白領本身的特點是用腦比較多,他從事的職業可能薪水比藍領要高一些,但是他又沒有真正達到九五之尊,還沒有在經濟上、心理上達到自由,所以我們把這個階段叫做不三不四的階段。處在此階段的人如果心態好,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有的時候很多人比下是有一種后怕,如果我不努力的話我就會那樣;如果比上他又有一種特別大的憂患或者說壓力,就是我怎么樣努力才能夠再邁一個臺階,真正達到九五之尊的狀態。所以從心理上來說,白領階層給自己的壓力是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