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岐做客本期的湖北飲食養生匯,上期說了姜的功效和作用,那么今天我們就來探討廚房里的必備之物蔥。蔥不僅可做調味品,而且還能防病治病。下面我們一起去節目中了解一下蔥的功效和作用,同時學習一下啊蔥的保存方法!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蔥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認為,大蔥味辛性溫,有發表、通陽、解毒等功效,能發表和里、通陽活血、發散風邪、安胎止血,對感冒風寒頭痛等均有較好治療作用。蔥還可起到發汗、祛疾、利尿作用。大蔥中還含有前列腺素A,有舒張小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也有防止血壓升高所致的頭暈、使大腦保持靈活和預防老年癡呆的作用。經常食用大蔥,能較好地維持血脂正常。大蔥含有的微量元素硒,對人體中胰島素的合成起一定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多食大蔥有助于減輕病情。
大蔥可降低胃液內的亞硝酸鹽含量,對預防胃癌及多種癌癥有一定作用。大蔥中的揮發性辣素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它在通過汗腺、呼吸道、泌尿系統排出時,輕微刺激相關腺體的分泌,因而起到發汗、祛痰、利尿的作用。患有貧血、低血壓的人多吃蔥可以補充能量。眼睛容易疲勞及患有失眠、神經衰弱的人,多吃蔥可以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
新鮮的大蔥應選擇蔥白粗大、白凈、緊密堅實;蔥葉是綠色或嫩綠色,無發黃、發蔫葉片的。老蔥(即用晾曬法存放的大蔥)應選擇蔥白部分相對較多,外表干燥堅實,有一定分量,蔥根無腐爛,蔥葉無開花和種子的那種。
本期嘉賓介紹
王鳳岐
王鳳岐,男,中醫內科專家,主任醫師、教授,國醫泰斗秦伯未嫡傳弟子。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主任,衛生部中醫司教育處處長,世界針灸聯合會司庫、世界骨傷聯合會總監。從事中醫藥事業及臨床50多年,曾負責組織全國中醫專家為國家領導人進行醫療保健,應邀在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加拿大、南美等地進行學術交流及講學,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并受聘于: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臺灣中醫師會會長顧問,香港中醫師公會顧問,南美醫師協會常務副會長,中智醫師聯合會總監,馬來西亞醫學保健協會副會長等職,是大陸第一個去臺灣訪問的中醫,在港臺中醫藥界享有極高的口碑。著有《炎癥的中醫辯證》、《秦伯未醫學名著全書》等多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中醫專著。現為中醫之家總干事,北京太申祥和太醫館館長,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知名專家。著有養生書籍《王鳳岐的養生餐桌》《王鳳岐帶你走出養生誤區》等多本中醫養生暢銷書,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蔥的保存方法
清水浸。選蔥白粗大、不爛的大蔥,蔥根朝下豎直插在有水的盆中,大蔥不僅不會爛,還會繼續生長。晾曬法。將大蔥的葉子曬蔫,不要去掉,捆好把,根朝下放在陽臺的陰暗處。切記不要沾水受潮,以免腐爛,太干燥也不好,會干癟變空。凍大蔥復原。復原只是相對于凍蔥而言,不可能完全恢復到以前的質感。大蔥一旦受凍后,不要挪動,以免外力的擠壓使細胞間隙中的冰粒壓破細胞,導致細胞液外溢而造成腐爛。使用凍蔥時,要輕拿輕放,需拿到室內放置一段時間,使之慢慢解凍,再使用。
飲食宜忌
大蔥可直接生食,如吃烤鴨時食用的蔥絲;也可作為調味品用于食物的烹調。蔥葉中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不要輕易丟棄。 大蔥對汗腺的刺激作用較強,有腋臭的人在夏季應慎食;多汗的人應忌食。過多食用大蔥會損傷視力(原因同大蒜),推薦量為每人每次10克。 患有胃腸道疾病,特別是潰瘍病的人不宜多食。
保健食法
【蔥爆羊肉丁】將羊肉切成方丁,放人碗內加精鹽、雞蛋清、濕淀粉攪勻;將大蔥切段備用;取一空碗放人精鹽、醬油、紹酒、味精、濕淀粉攪勻成芡汁。炒鍋內放入花生油,在旺火上燒至六成熱時,放人羊肉丁,用手勺撥散,再放入蔥段攪散迅速撈出。鍋內留少量油,用旺火燒熱后放人羊肉丁、蔥段爆炒,接著倒人芡汁翻炒,淋上芝麻油,顛翻幾下,速出鍋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