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家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都吃過雞蛋的,但是你們的吃法正確么?能夠完全吸收雞蛋里面的營養么?今天我們請來了范志紅做客健康大智慧給我們講解雞蛋的健康吃法。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講雞蛋的健康吃法。
下面是本期視頻的內容簡介:
雞蛋的健康吃法
吃法1:煮雞蛋
關鍵在于掌握時間,一般8-10分鐘為宜。煮的太生或太熟,都不利于蛋白質的吸收。
吃法2:攤雞蛋
忌用大火。因為溫度過高,雞蛋中的蛋白質會破壞分解,尤其顏色深,炸得焦脆的雞蛋,營養損失更厲害。但火太小也不行,時間相對長,水分會丟失掉。攤雞蛋好用中火。
吃法3:蒸蛋羹
雞蛋羹是否能蒸好,主要取決于是否攪拌得好。攪拌時,應使空氣均勻進入,且時間不能過長。氣溫在20℃以下,時間為5分鐘;氣溫在20℃以上,時間應該再短些。攪勻后放入油鹽,略攪后再放入蒸鍋,蒸出雞蛋會松軟滑嫩。
吃法4:打蛋花
在湯滾之際加入幾滴醋,蛋汁入水就成漂亮的蛋花了。
吃法5:炒雞蛋
炒雞蛋忌放味精。因為雞蛋中本身含有谷氨酸和氯化鈉,加溫后這兩種物質會生成新的物質,即谷氨酸鈉,它為味精的主要成分。這樣雞蛋本身的鮮味就會被掩蓋
雞蛋的營養價值
富含蛋白質,具有維持鉀鈉平衡;消除水腫。提高免疫力。調低血壓 ,緩沖貧血,有利于生長發育。富含膽固醇,維持細胞的穩定性,增加血管壁柔韌性。維持正常性功能,增加免疫力。富含銅,銅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營養素,對于血液、中樞神經和免疫系統,頭發、皮膚和骨骼組織以及腦子和肝、心等內臟的發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
適宜人群:
適宜消瘦,免疫力低,記憶力下降貧血,水腫等癥狀的人群,生長發育停滯的兒童。出現頭暈、乏力、易倦、耳鳴、眼花。皮膚黏膜及指甲等顏色蒼白,體力活動后感覺氣促、骨質疏松、心悸癥狀的人群。
食療:
1、養肝:
可助于肝臟結構和功能的維護和修復。適宜于肝病患者。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蛋白質為優質蛋白,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
2、健腦:
提供優質蛋白,富含膽堿,可提高記憶力。 富含DHA和卵磷脂、卵黃素,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利,能健腦益智,改善記憶力,并促進肝細胞再生。
3、抑癌抗瘤:
預防癌癥,降低癌變的發生率。 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和其他微量元素,可以分解和氧化人體內的致癌物質,具有防癌作用。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范志紅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中國食品科技協會營養支持委員會理事,中國酒店協會美食營養顧問,中國烹飪協會美食營養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營養膳食推廣工程專家顧問團顧問。江蘇城市頻道“萬家燈火”主講人、衛生部健康教育巡講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