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寧得一劑膏方,不求金玉滿堂。這句話說明了膏方是一種很好的藥劑,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專家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世界中醫聯合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銀根,講阿膠膏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寧得一劑膏方,不用金玉滿堂
山東氣候較干燥,適宜服用滋陰潤燥之品。在各色各樣的滋補品中,膏方進補以其悠久的歷史傳承及功效,成了滋補的上上之選。
據了解,膏方進補起源于宋代,盛行發展于明清兩代。《清太醫院配方》和《慈禧光緒醫方選議》均收錄了很多的滋補膏方。據史料記載,慈禧太后平時所用的膏方就有30余種,用以美容駐顏,延年益壽,民間也漸漸流傳有“寧得一劑膏方,不用金玉滿堂”之說。
作為一種特定的冬令調補手段,膏方已經流傳近兩千年。膏滋是經藥液高度濃縮而成,它集中了藥物中精華,量少而純,無須煎煮,服用方便,易存易攜,口味宜人,便于長時間服用。膏滋由滋補藥組成,天熱易變質,冬季便于保存,故冬季進補服用膏方深受大眾歡迎。
對于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冒,易感染的人群,可以通過服用膏方改善體質,提高抵抗力。特別是亞健康人群,體檢基本正常,但自覺疲乏不適、出汗、體力精力差、夜寐不安、情緒波動的人,服用膏方可達到疏解情緒緊張,減輕壓力,提高體力精力,恢復健康的效果。
在我國古代,膏方滋補多為達官顯貴的“專利”。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滋補意識的增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膏方滋補逐漸走進尋常百姓家,在我國南方江浙一帶,膏方進補十分流行。據了解,在上海龍華醫院,每年僅10月7日一天,排隊咨詢專家開膏方的人就將一個冬天所有的號都掛完了,可見在江浙滬等地區膏方受熱捧的程度。目前,北方也漸趨流行之勢。
好膏方需要道地好阿膠
藥材好,藥才好。一料好的膏方,要做到開好方、配好藥、熬好膏、服好藥,才能達到養好神的目的。中藥對藥材的道地性要求非常高,古代本草談藥材必談產地,以示正宗。
以90%的膏方選料中都會用到的阿膠為例,要做出一料好膏方離不開道地阿膠,而道地阿膠必出自山東東阿縣。《本草綱目》稱:“弘景曰:出東阿,故曰阿膠”,指明產自山東東阿縣的阿膠才是道地正宗的。而山東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阿膠行業第一個被國家授予的“道地藥材保護與規范化生產示范基地”,東阿阿膠一向是上品膏方首選材料。
據姜云香醫生介紹,東阿阿膠性味甘平,善補血養血,調和氣血,改善人體體質,與人參、蟲草并稱“滋補三寶”。東阿阿膠有著2000多年的應用歷史,在中華千年傳統滋補文化中,更有“滋補國寶”之稱。
自古以來,東阿阿膠一直是滋補貢品。唐代《元和郡縣志》記載,太宗時,朝廷派遣大將尉遲恭親臨東阿縣,封存阿井,宣布自此之后當地閑雜人等一律不得私啟井封,制造阿膠,否則殺無赦。只有官家才可以“啟封而取水”,“熬膠進貢”。據《全唐詩》等記載,東阿阿膠更是楊貴妃姐妹駐顏爭寵的秘術,所謂“暗服阿膠不肯道,卻說生來為君容”。
如今“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東阿阿膠已經從皇家私享的貢品進一步普及為市民大眾的滋補良方。而經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東阿阿膠對于貧血、年老體弱、易疲勞、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等亞健康癥狀尤其適合。因其藥食兩用,調和陰陽,功能廣泛顯著,在我國江浙、湖廣一帶應用甚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膏方進補之風已經吹遍大江南北。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寧夏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吳銀根
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上海市名中醫。世界中醫聯合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原上海中醫藥大學龍華醫院院長,現受聘于無錫天一醫院名老中醫工作室,主攻中醫內科,尤其擅長中醫防治支氣管哮喘,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咯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間質性肺炎、慢性咳嗽、肺原性心臟病、腫瘤術后調理,虛人感冒,肺腎虛證調理以及疑難雜癥的中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