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渴望精神養老
養老問題正考驗著億萬中國家庭。相信看過電影《桃姐》的人都會被老人院中桃姐和那些老年人渾濁孤寂的眼神所深深震撼。
人到老年,不僅生理機能衰退,心理承受能力也大幅下降。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老年科主任肖世富表示,進入老年后,人們不可避免地面臨喪偶、家庭變故、孩子遠離等狀況,老年人很容易出現心理障礙,甚至患上失眠病、多動癥、抑郁癥、神經官能癥、癔病等精神疾病。老年人長期忍受心理疾病的同時,病痛的影響勢必波及家庭和社會。
老年人如果長期處于心理孤獨狀態,首先會帶來情緒上的改變,表現出情感脆弱、容易灰心、進取心差、自卑、自責等心理癥狀。這些心理癥狀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排解和撫慰,便成為老年性癡呆癥等一系列心理疾病的重要誘因。
對于減少老年精神疾病的發作,來自外界尤其是家庭的關愛更為重要。子女們需要加強對老人的精神關愛,不要以為給父母提供了豐富的物質條件就完成任務,還要在精神上“贍養”老人。平時多和父母溝通,對老人的行為和思想要多包容和理解,不要以工作忙為由冷落父母。
精神贍養,就是要尊重老人的人格,滿足自尊的需求,給予充分的精神安慰,排遣寂寞。 讓他們在溫馨關愛的氛圍中度過晚年,享受天倫之樂,如同羅杰默默地陪伴桃姐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