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頭回的傳說與藥用
奇妙的傳說
相傳,早年有位走方郎中拿著搖鈴云走四方給人治病,當他走到—個村莊時,恰逢一家人辦喪事,眾人正抬著棺材往墳地走。郎中仔細觀察,發現地上有滴滴鮮血的痕跡,便隨棺而行,直至墓地。詢問后方知棺中是一成年女子,因陰道出血不止而死。郎中說:“新血淋漓,從棺而出,說明還有一線生機,能否開棺治療?”死者家屬聽說還有救治希望,大喜,立即開棺。郎中即用一種無名小草,濃濃地煎了一鍋,濾后給病人緩緩灌入,不到一個時辰,病人蘇醒,出血停止。又經一番治療,漸趨康復。這種小草叫什么名字?因病人是從墓頭抬回得救的,那就叫它墓頭回吧!
墓頭回的功效與藥用
中醫認為,墓頭回性微寒,味苦辛,人心、肝二經,有清熱、解毒、排膿、止血、燥濕、祛瘀、消腫的功效。臨床常用于治療腸癰膿腫,婦女崩漏,赤白帶下,跌打損傷等癥。現代醫學還用于治療功能性子官出血、子宮頸炎、子宮頸糜爛、痛經、陰腫灼熱等。藥理研究證明,墓頭回煎劑對艾氏癌細胞有抑制作用。用墓頭回可治療早期子宮頸癌,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