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百病生于氣”,這是很多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絕大多數人,聽到這句話都會有同感,認為這句話講的就是“生氣及情緒不佳”是很多疾病產生的原因。其實不盡然,這句話中所指的“氣”,并非完全是生氣的“氣”。
為什么說“百病生于氣”
氣在中醫的概念里是一個比較難以描述的定義,廣義上來說,氣可以囊括所有中醫學中的概念,可以大概分為經絡之氣、臟腑之氣、天地之氣、疫癘之氣、六淫邪氣、水谷之氣、元氣、清氣、宗氣、寒熱溫涼四氣、水氣、正氣等等,幾乎可以用來說明所有的問題,包括有形的或是無形的。 狹義上說的“百病生于氣”的氣,指的就是根據氣的充盈狀態和運行狀態而形成的幾種常見問題:氣不足、氣有余、氣不暢等。
中醫學眼中的人,如果可以用比較簡單的目光去觀察,那么在軀殼之內,五臟六腑就相當于是各大城市,而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及其他的大小經絡,都相當于是聯系于各大城市之間的高速公路,而我們的氣和血就是在這些高速公路上不停被運輸的能源物質。簡單的例子,一旦供給心臟的氣不夠用了,心臟會如何?或是供給心臟的氣過多了,心臟又如何?或是一旦供給心臟的氣被堵在路上,又會如何?上面的三個問題,只要出現一個,疾病就會產生。
而能夠影響到我們身體氣的正常運行的內因或是外因確實很多,而有些情況下,醫生和病人又均不能分清導致疾病的原因的情況下,往往把病因歸結為氣的問題,所以稱之為“百病生于氣”。比如,受寒可以導致氣的運行的變得緩慢而逐漸出現停滯,而生氣發怒同樣可以導致氣的運行受阻而出現停滯,當病人和醫生不能確定患者的氣出現停滯的原因是因為受寒還是生氣時,就舍棄原始病因而認為病人所有不適的病因是“氣的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