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醫藥膳
藥膳原本不屬于普通的膳食,而是中醫食療性膳食的一個組成部分。膳食的形式涉及各種菜肴、羹湯、粥飯、膏滋、糕點、米面食品、酒類、飲料等,食品類型十分廣泛。加用中藥的膳食稱之為“藥膳”,始于西周時期宮中官職人員掌管帝王的膳食保健工作。涉及藥膳的書籍諸如《傷寒雜病論》、《千金方. 食治篇》、《養老奉親書》、《飲膳正要》等。
藥膳不僅具有可食性,更因具有保健性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它的應用遍及中華大地乃至世界各國友人。隨著人們健康保健事業的蓬勃發展,以及人們對生活要求追逐回歸自然的步伐,我們將介紹有關藥膳的常識性知識,以飧讀者。
藥膳的原料
藥膳的原料主要分為食物和中藥兩部分
食物的種類十分廣泛,涉及人們常見的“谷肉果菜”,如各種谷物糧食和薯芋、豆類 禽獸肉類,魚類和龜鱉、蚌蛤、蟹蝦,以及部分蟲、蛇類 水果、干果和部分野果 各種蔬菜野菜。除此之外,調味品、香料、茶和代茶飲品實際上也屬于食物。用于藥膳的中藥除用其功能外,應有不同程度的可食性,故不如食物那樣廣泛。它們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首先,原料中藥或經制備、烹飪的中藥須無毒性,如黨參、枸杞子、人參、白附片等。其次,原料中藥或經制備、烹飪的中藥可以咀嚼食下,如黨參、山藥、茯苓等 或者原料中藥有較好的氣味,比較適口,如小茴香、甘松、砂仁、草果、桂皮等。所以藥膳應用的中藥只是全部中藥的一小部分。按中藥功能分類看,主要分布在補虛藥、溫里藥、化濕藥、消食藥中,其它類別中藥較少。至于藥性猛然、有毒的中藥,絕不能用于藥膳。由于一些中藥是可食的,所以這一部分中藥與食物有交差,即有一部分原料既是食物又是中藥,即有營養作用,又有藥物作用,在藥膳中具有雙重性質,是構成藥膳的基礎。
藥膳的配方
藥膳的配方與一般食品配方不盡相同,它需遵循兩個原則 一是中醫方劑組成的主次輔佐關系,一是膳食的調配原則。前者,在組成藥膳配方時,對所使用的原料應有主次輔佐關系。后者,主要是指要使藥膳既有中藥的特點又要符合膳食的要求,有色、香、味、形、質等方面的美感。二者必須互相協調,有利于增強藥膳的食療效果。
藥膳配方主次輔佐關系
除與配方中各種原料的作用有關外,也和各種原料的用量蜜切相關。一般來說,居于主要地位的原料其用量應大于其它原料,而一般性食物原料如大米、面粉和某些蔬菜、肉類,由于膳食種類如粥飯、糕點、菜肴所決定,它們雖占有較大的分量,一般并不居于主要地位。
確定一種藥膳的用量
首先是以一人食用為準,確定其總量,供一人一次食,或一日、二日食,作一日食的通常是分二次食用,供二日食的以此類推。在總量的范圍內,按比例決定各種原料的用量。每種原料的一日用量,食物部分,按個人的食量確定,并參照食物的營養素含量和膳食營養標準 中藥部分,參照中藥學或國家藥典規定。究竟一種藥膳用多大的用量,要考慮藥膳制作的可操作性。如做茶、做粥,可考慮用一次量 而做糕點,做一次用的就很不方便,應考慮供多日、多次食的用量。
結語:聽了小編的以上講解,相信大家對中醫藥膳一定有很大的了解了。大家在工作的空余時間可以準備一些材料試驗一下,看看小編的講解是否都是正確的呢?小編在這里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