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針灸
什么是“針”
早在石器時代時,有手部酸痛的人,可能因為工作關系接近石頭,當酸痛的部位碰觸到石頭時,就會比較舒服。因此,以后就漸漸改良,把石頭磨得尖銳,然后再用磨好的錐狀石頭去按摩,以促進氣血循環,經絡通暢,進而達到治療疾病與揮復健康的目的。
隨著時代轉變,使用的器具發展成今日的金針、銀針和銅針。
什么是“灸”
從字面上來看,灸是與火有關系的一種治療方式。這就要追溯到鉆木取火時代,可能是主婦在煮飯時,發現疼痛的部位在火邊烤,疼痛就狀況就改善許多,于是就逐漸發展成今日利用藥草來熏,藥草特殊的氣味,加上溫熱的刺激,以調整個部位生理機能,增進身體健康,達到治療疾病的功能。
針灸的意義
針灸是一項傳統的治療方式,屬于物理療法的一種,也是迅速卻實時可達到效果且非常簡便的一種醫術。研究用針或施灸之手術與方法,稱為針法與灸法,對于一般疾病,在臨床時,通常使針與灸兩者并用,因此,通常稱為針灸。
針灸的原理
針灸是利用調節虛實和平陰陽的作用,使經絡運行血氣順暢,刺激腦部,使其產生腦內嗎啡,達到抑制緩解疼痛的目的,不但可以抗御病毒,還可以傳導感應等生理功能的正常。
為什么針灸可以進補
中醫認為,很多亞健康狀況的產生都與肝腎運作不良,導致血滯,代謝不暢有關。而針灸可以疏通人體經絡,調整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增加血液循環,這樣無疑就使人體的各項功能得到調整,抗病能力自然增強了,得感冒和各種疾病的可能性就減少了,這也就達到了進補的目的。
什么是暈針
正常的針刺,患者除在進針時稍有輕微的疼痛外,針刺局部或身體上可有酸、麻、重、脹或舒適的感覺,一般人都能接受。只有在針刺過程中感到精神疲倦、頭暈眼花、惡心欲吐,甚至出現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突然昏倒等癥狀時,才屬于暈針。一般認為,這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一時性腦缺血、缺氧。初次接受針灸治療的患者由于精神緊張,加上針刺時患者饑餓,或者大汗、大瀉、大出血后體質虛弱,又采用了站立、坐姿的體位所致。針灸醫生針刺手法太重、診室環境不好、悶熱或寒冷也是引起暈針的原因之一。
發生暈針時,只要及時拔去患者身上的全部留針,扶持患者平臥,頭部放低,松解衣帶,注意通風和保暖,或給患者飲溫開水,暈針現象一般幾分鐘就可消失。對出現暈厥的可指掐或針刺人中、內關、足三里或艾灸百會、關元、神闕等穴。必要時配合現代急救措施,很快就可恢復正常。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有關中醫針灸的一些知識,看完之后,你現在是不是知道,為什么很多人相信針灸了啊,為什么針灸的效果那么好了吧,希望這些知識對大家都有幫助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