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濕疹,相信大多數人不會感到陌生。濕疹是一種皮膚病,如果治療不到位會反復發作。那么濕疹到底該怎么治呢,今天,小編就濕疹怎么辦,中醫治療濕疹及濕疹吃什么藥來跟大家講講濕疹。
目錄
濕疹是怎么引起的
濕疹從希臘語演變而來,意為“泡”或“沸”,中醫稱為繡球風或回彎風。
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癥性皮膚病,其特點為自覺劇烈瘙癢,皮損多形性,可發生于任何部位,常見于面部、耳后、四肢屈側、乳房、手部、陰囊等處,對稱分布,有滲出傾向,慢性病程,易反復發作。
(1)濕熱內蘊
素體陽盛,嗜食炙膊厚味、酒、煙、濃茶、辛辣之品,脾胃受伐,運化失常,水濕內停,郁久化熱,濕熱互結壅于肌膚,影響氣血運行,而發濕疹。
(2)血燥風勝
因為過多的慷慨激昂,心火熾盛,內擾心營,血虛風勝,交織于皮膚,引起肌腠失榮,皰疹疊起。
(3)脾虛濕阻
脾胃素虛,或因飲食失節,戕傷脾胃,致脾失健運,津液不布,水濕蓄積,停滯于內,浸淫肌膚,而發濕疹。
(4)外邪襲表
腠理素虛,加之經常涉水浸濕,濕性粘滯聚于肌腠,影響衛氣宣發,營衛失和,血行不暢,外衛不固,易受風熱之邪入侵,濕與風、熱三邪互相搏結,充于肌腠,浸淫肌膚,發為濕疹。
祖國醫學認為濕疹是由于稟性不耐,風熱內蘊,外感風邪,風濕熱邪相搏,浸淫肌膚而成。其中“濕”是主要因素。
由于潮濕,泥濘,粘性和揮發性,這種疾病持久,形態不確定。慢性濕疹是由于營血虛,濕熱留,使血虧虛損,濕熱瘀阻,皮膚失養。
濕疹的病因及發病機制相當復雜,涉及體內、外多、種因素。是發生在皮膚的一種遲發型變態反應。本病常發生于具有過敏素質的個體。
凡有此素質的人,對體內外各種致敏物質,如食物中蛋白質,尤其是魚、蝦、蛋類及牛乳,還有化學物品、植物、動物皮革及羽毛、腸道中寄生蟲,感染灶等的作用較正常人容易發生過敏反應。
有的甚至連日光、風熱、寒冷等物理刺激皆可誘發濕疹。
此外,濕疹的發生,有時還可能與神經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消化不良、腸道疾病、新陳代謝異常等有一定的關系。
總而言之,濕疹的發病是諸種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臨床上也可見到,堅持鍛煉身體或環境的改變,使濕疹病損減輕或自然消退。其易復發原因與患者敏感性增高及致敏物質的多源性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