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頭濃密的頭發,沒有人希望自己過早就頭發稀稀疏疏。但是生活中有很多人就有過早脫發的情況。關于治療脫發,民間流傳這樣一個說法,只要每天按摩一下生發穴就可以恢復一頭濃密頭發。那么,實際上是不是真的那么有效果呢?接下來咱們一起去了解一下!
現代人們的生存壓力過大,很多人開始慢慢脫發了,看著頭發大把大把往下掉,很多人憂心忡忡,甚至產生自卑心理。你有沒有試過花了幾百上千塊錢卻依舊沒有解決脫發問題呢?中醫養生經過了幾千年歷史的沉淀,穴位一說自然包含了眾多的奧秘。每天幾分鐘按摩穴位,輕輕松松解決脫發煩惱,大家趕緊試試吧!
頭頂
頭頂中心凹陷處的百會穴,可預防各種原因所致的脫發,并有提神醒腦的效果。兩手食指和中指的指腹并攏,垂直向下按壓,若痛感較強,僅用一只手的中指指腹點按即可。注意要事先剪凈指甲,以防破皮。
耳尖后方
按摩耳朵后面與耳尖齊平凹陷處的角孫穴,有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可以用大拇指指腹輕輕點壓,兩側穴位要同時按壓時,注意不宜大力按壓。
耳垂后方
只需要用大拇指腹輕輕按住頭部與耳垂齊平凹陷處的翳風穴,按摩這個穴位不僅僅可以促進頭部血流,還能防治腦袋發沉、頭痛、眩暈等問題。不過需要提醒大家按摩師需要注意按壓力度,不可用力過大。 后脖頸
風池穴位于后頸部,后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于耳垂齊平。按壓該穴位能迅速改善頭頸向頭部的血流狀況。可用兩手大拇指指腹在穴位處向上推按,適度用力,以有酸脹感為宜;如果手指力氣不夠,可將脖子后仰以便用力。
手肘內側
位于肘關節內側橫紋盡頭的少海穴,有提高心肺功能,促進頭部血流以及頭皮新陳代謝的作用。按壓時,手臂伸直,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指腹點壓,其余四指捏住肘關節。
按壓好是在快要睡覺之前哦,這個時候肌肉比較放松,血液循環液比較好,按壓效果也就理所當然好了,還有不要在空腹或飽腹時按,用上八分力氣就行啦。提醒一點脫發的人好不要戴帽子了,戴帽子會使頭上血管受到壓迫,導致血液循環不暢,會加速脫發哦!
全方位護發六要訣
在中醫養生中,中醫非常注重頭發的養護,還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養發護發方法呢。那么現在咱們就簡單來介紹一下吧!
心要靜
中醫認為“發為血之余”,而“肝藏血”,肝氣“喜條達而惡抑郁”。如果心情常處抑郁狀態,肝氣郁結,肝郁化火,或“暴怒傷肝”,則會耗損肝血,發失所養,易導致脫發、白發的發生。脾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水谷,吸收營養,“為氣血生化之源”。憂思傷脾,則會影響消化吸收功能,導致氣血生化不足,頭發失去血的滋養,則易發生脫發、白發。春秋時伍子胥因憂愁而頭發一夜變白的故事盡人皆知。故平時我們應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情緒,正確地應對各種挑戰,遇事心靜,淡然處之,則身體自然會處于理想的平衡狀態,頭發也會生長良好。
體要動
現代人的生活、工作方式多半久坐不動,這樣很不利于血液循環。中醫認為“久視傷血”、“久坐傷肉”、“久臥傷氣”也是這個道理。多做運動,包括慢跑、游泳、氣功、瑜伽等,引挽腰體,動諸關節,能使全身氣血運行通暢,血脈流通,病不得生,頭發也自然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