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是一種藥效極好的中藥材,同時它也是一種食材,使用艾葉做菜或是直接泡澡等都有很好的功效。但是很多人分不清艾葉和紫蘇葉的區別,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艾葉和紫蘇葉的區別,艾葉的功效以及艾葉的用法。
艾葉和紫蘇葉的區別
1、藥理作用不同
艾葉的藥理作用:艾葉的化學成分方面發現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揮發油外,還含有鞣質、黃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機成分等,這些元素能有效調解人體內需求。而在藥理研究方面發現艾葉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鎮咳、祛痰、抗過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
紫蘇葉的藥理作用:紫蘇有葉、子、梗三類,“紫蘇葉性味辛溫,具有發表、散寒、理氣、止咳的功效;紫蘇子則主要是下氣消痰、潤肺;它的梗能和胃降氣,治療胃氣上逆。”若是冬季受涼感冒,出現怕冷、四肢僵硬、酸痛、鼻子不通氣、流鼻涕等癥狀,用紫蘇葉散寒解表、發發汗,感冒就能更快痊愈。
2、形狀不同
紫蘇葉似唇形,葉邊呈鋸齒狀,葉端尖細,外表有綠有紫,有的一面綠一面紫,有的兩面皆紫。其中以葉子完整、色紫香濃為上品,因人們發現其食藥兩用功效,現已進行人工種植。
紫蘇葉(或帶嫩枝)于夏季枝葉茂盛時采收為佳,除去雜質,鮮用或曬干備用。果實于秋季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干備用。6——9月采收紫蘇梗,將打下葉子和果實后剩下的主莖切成段入藥。
艾葉多皺縮、破碎,有短柄。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上表面灰綠色或深黃綠色,有稀疏的柔毛和腺點;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絨毛。質柔軟。氣清香,味苦。
艾葉的功效
1、驅寒通氣血
艾條是艾草加工成的一種類似香煙但是體積要比香煙大幾倍的圓柱狀物,點燃艾條后熏相應的穴位,可以使得艾葉氣體向下進入穴位,通過穴位到達經絡,再通過經絡到達體內,從而起到驅寒和通氣血的作用。
2、治尋常疣、扁平疣
采新鮮艾葉,揉至出汁,在疣表面磨擦至皮膚微熱或微紅,但不要擦破皮膚,每日2次。
3、治療習慣性流產和不孕不育
將點燃的艾條放到腹部靠近肚臍處,讓煙氣順著肚臍附近的穴位漸漸進入到體內經絡,理暢經絡和氣血,同時這對子宮和卵巢也有非常好的調理作用,長期堅持還可以治療習慣性流產和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