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術的副作用
近幾年隨著藥材資源的減少,勞動工資的提高,市場上茅蒼術的供應出現短缺現象。因此北朝蒼術隨之涌入了市場。但北朝蒼術副作用特大,不堪入藥,廣大臨床醫生應引起注意。下面我將茅蒼術與北朝蒼術的鑒別及北朝蒼術副作用的臨床表現給大家介紹一下。
北朝蒼術外觀及截面大致與茅蒼術相同。唯北朝蒼術個頭瘦小,截面無“朱砂點”,味麻辣刺舌。用量超過10克就會出現副作用。其臨床表現輕者口干舌燥,重者面紅目赤、面部烘熱、頭暈目眩、頭重腳輕,就像喝醉酒似的。再甚者可出現視力模糊[有遠視的感覺,近看模糊稍遠一點較清晰]。
你在臨床中如果用了含蒼術的處方后出現了上述癥狀[大約服藥20分鐘后出現]可能你用的蒼術就是北朝蒼術。其臨床表現也是由蒼術引起的。一旦出現了上述反應,輕者停藥后癥狀可自行消失;重者用滋陰潛陽的藥物煎服即可使癥狀消失。
【注意事項】
陰虛內熱,氣虛多汗者忌服。
《本草經集注》
防風、地榆為之使。
《藥性論》
忌桃、李、雀肉、菘菜、青魚。
《醫學入門》
血虛怯弱及七情氣悶者慎用。誤服耗氣血,燥津液,虛火動而痞悶愈甚。
《本草經疏》
凡病屬陰虛血少、精不足,內熱骨蒸,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衄,咽塞,便秘滯下者,法咸忌之。肝腎有動氣者勿服。
《本草正》
內熱陰虛,表疏汗出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