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的形成原因
葡萄胎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同是受精卵,為什么就無法正常發育成胚胎,卻形成了這樣的葡萄胎,這也是很多孕媽感到很困惑的地方。
事實上,葡萄胎的真正發病原因不明。病例對照研究發現,葡萄胎的發生與營養狀況、社會經濟及年齡有關。病因學中年齡是一顯著相關因素,年齡大于40歲者葡萄胎發生率比年輕婦女高10倍,年齡小于加歲也是發生完全性葡萄胎的高危因素,這兩個年齡階段婦女易有受精缺陷。部分性葡萄胎與孕婦年齡無關。
1、完全性葡萄胎
胎盤絨毛全部受累,無胎兒及其附屬物,宮腔內充滿水泡;就算只有1只精蟲進入卵子也可能會發生問題,若是媽媽的卵子是個“空包蛋”,就會造成染色體異常,因為只有爸爸的染色體不斷的在進行分裂,也會造成滋養層不斷增生,卻沒有胎兒的情形。同樣的,若是2只精蟲同時進入空卵,也會發生這樣的情形。這種情況稱之為完全性葡萄胎。
完全性葡萄胎可能與地域、種族、營養、社會經濟因素及妊娠年齡等因素有關。
(1)飲食中缺乏維生素A及其前體胡蘿卜素和動物脂肪者發生葡萄胎的幾率顯著升高。
(2)年齡是另一高危因素,大于35歲和40歲的婦女妊娠時葡萄胎發生率分別是年輕婦女的2倍和7.5倍。相反,小于20歲婦女的葡萄胎發生率也顯著升高。
(3)前次妊娠有葡萄胎史也是高危因素,有過1次和2次葡萄胎妊娠史者,再次葡萄胎的發生率分別為1%和15%~20%。
2、部分性葡萄胎
葡萄胎有一種情況,就是因為同時有2只精蟲進入到卵子里,無法發展出正常的胎兒,但是滋養層細胞卻持續的增長。這樣便會造成初期的胎兒與過度增長的滋養層細胞,同時存在于子宮中,僅部分胎盤絨毛發生水泡狀變性,宮腔內尚有存活或已死的胚胎。在自然流產的組織中發現40%病人有一定的水泡樣變性,但不診斷為葡萄胎。
部分性葡萄胎可能與使用口服避孕藥及月經失調有關。但和年齡及飲食因素無關。不論是完全性還是部分性葡萄胎,多余的父源基因物質是造成滋養細胞增生的主要原因,極少數部分性葡萄胎的核型為四倍體,但其形成機制尚不清楚。
葡萄胎的治療注意事項
隨診葡萄胎患者有10%~20%惡變可能,因此患者要定期隨訪。尤其是隨訪尿或血內HCG的變化,可早期發現惡變傾向,對疾病預后尤為重要。
葡萄胎清宮術后必須每周查尿1次,直到尿妊娠實驗陰性,以后每月1次,半年以后每3個月1次,至少隨訪2年。隨訪期間堅持避孕,并注意觀察自身癥狀,如出現不規則的陰道出血、咳血時應及時就診)據醫囑繼續應用抗炎、止血等藥物。避孕一個月內禁同房、洗盆浴。
葡萄胎后鼓勵正常的性生活,同時要求認真做好避孕,堅持避孕2年,以免再次妊娠與惡變鑒別困難。避孕方法宜選用陰莖套及陰道隔膜。勞動要避免重體力勞動,可適當活動。患者出院后可根據自己的體質進行一些肢體活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以不覺勞累為宜,并保證充足的睡眠。心情要保持良好的心境與情緒,提高抗病能力。
結語:以上就是三九養生堂為大家總結的什么是葡萄胎,以及葡萄胎的相關知識,希望小編的介紹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多多注意這些細節,身體不適要第一時間去正規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