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嘌呤的食物
富含嘌呤的食物(如肉類、海鮮)可增加HUA/痛風發生風險。果糖是可升高血尿酸水平的碳水化合物,可促進尿酸合成,抑制尿酸排泄,故含果糖飲料等的大量攝人可使血尿酸水平升高。

1、保持理想體重,超重或肥胖就應該減輕體重。不過,減輕體重應循序漸進,否則容易導致酮癥或痛風急性發作。
2、碳水化合物可促進尿酸排出,患者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飯、饅頭、面食等。
3、蛋白質可根據體重,按照比例來攝取,1公斤體重應攝取0.8克至1克的蛋白質,并以牛奶、雞蛋為主。如果是瘦肉、雞鴨肉等,應該煮沸后去湯食用,避免吃燉肉或鹵肉。
4、少吃脂肪,因脂肪可減少尿酸排出。痛風并發高脂血脂者,脂肪攝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20%至25%以內。
5、禁酒!酒精容易使體內乳酸堆積,對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誘發痛風。
6、限制嘌呤攝入。嘌呤是細胞核中的一種成分,只要含有細胞的食物就含有嘌呤,動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較多。患者禁食內臟、骨髓、海味、發酵食物、豆類等。
1.深入骨髓的痛
大部分的痛風都在你午夜熟睡的時候發作,發作時往往給人一種“被刀割","被螞蟻撕咬”般的疼痛感,發作之劇烈,讓人夜不能寐,抱頭痛哭,嚴重時讓人有想自殘的沖動。它的發作次數不規律,每年可能只有幾次,可能有幾十次,就像一枚不定時炸彈,不知道什么時候引爆。
2.關節殘疾

初始幾個月可能才發作一次,隨著體內尿酸結晶的堆積,發作次數漸漸變得頻繁起來,間歇期逐漸縮短,發作期逐漸延長,全身各個關節尿酸結晶堆積導致關節畸形甚至是損壞。
3.尿酸性腎病腎結石
尿酸鹽沉積于腎臟引起腎病變,變現為三種形式:慢性尿酸性(尿酸性腎病、痛風腎病、痛風性間質腎炎)急性尿酸性腎病(腎小管尿酸沉積)尿酸性腎結石形成;據WHO統計,1/4的痛風患者會出現腎功能衰竭,發展為嚴重的尿毒癥。
總結:痛風不是小事,特別是那些年紀很輕就患上了痛風的人,更加應該小心。如果不積極的去控制痛風,很有可能會讓你患上腎結石、關節疾病甚至是尿毒癥等疾病。痛風必須要積極的治療,在飲食上調整好,還要加強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