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聽得多,你聽說過“貓抓病”嗎?家里養貓的親們就一定要小心了,因為被貓咪抓了一下之后有可能會患上貓抓病。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關于貓抓病的癥狀的相關內容吧。
是由漢賽巴通體感染所致。其病原體主要通過貓等家畜的接觸或抓、咬破皮膚所引起。典型臨床特征為原發性皮膚損害、淋巴結腫大,一般為良性自限性。但少數患者可出現嚴重全身性損害,如肉芽腫性肝炎、肝脾腫大、神經炎及腦膜腦炎等,整個病程1~4個月。
貓抓病的癥狀
全身表現
典型原發損傷為一紅斑性,有痂丘疹(少見膿性),直徑2至6mm。2周內產生局部淋巴腺病,常為單側性,為抓傷側(影響腋窩、上滑車、下頜下、頸或腹股溝淋巴結)。淋巴結起初結實而柔軟,后來變得有波動感,可有液體流出并形成瘺管。患者發熱、乏力、頭痛、厭食的癥狀與淋巴腺病可同時出現。
眼部病變
Leber視神經視網膜炎
Leber于1916年首先描述這類眼部病變,表現為視力下降、視盤水腫和黃斑部星芒狀滲出,并將其命名為視神經視網膜炎。
Parinaud眼腺綜合征
主要表現為單側濾泡性結膜炎、同側耳前或頜下淋巴結腫大和低熱三聯癥。主要癥狀有結膜紅腫、充血和有分泌物。此綜合征可由多種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其中貓抓病是常見的病因。
葡萄膜炎
中間部葡萄膜炎患者,眼部表現為眼底中周邊部的視網膜血管周圍滲出并蔓延至睫狀體扁平部、玻璃體出現細胞,視盤和黃斑部均無異常。
視網膜病變
主要表現為視網膜血管炎性病變,眼底表現為單灶多灶性視網膜血管炎癥,可伴發或不伴發于視神經視網膜炎癥。還可出現視網膜下灰白色的限局性浸潤性病灶,伴有散在性點狀出血。其他少見表現還有視網膜結節、漿液性視網膜脫離、視網膜分支動脈(或靜脈)阻塞等。
其他癥狀
歸因于貓抓還有部分病人出現一些不常見的癥狀:如眼腺綜合征(結膜炎伴可觸及的耳前淋巴結)、神經癥狀(腦病變、急性發作、神經視網膜炎、髓炎、下身麻痹、腦動脈炎及肝、脾肉芽腫病。其他少見癥狀包括紅斑性結節、骨髓溶解損傷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