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酮酸尿癥,大家初次看到這個名字,可能覺得有點莫名其妙。不僅讀起來拗口,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今天給大家講講苯丙酮酸尿癥是缺乏什么引起的。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來學習一下哦。
苯丙酮尿癥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發病原因
隨著年齡的增大,攝入的苯丙氨酸用于合成蛋白的量逐漸減少。出生以后,每天攝入的苯丙氨酸約為0.5g,兒童和成人增加到4g。
其中較大部分被氧化成酪氨酸,這一過程主要依賴于苯丙氨酸羥化酶(PAH),但也需要輔因子參與。如果這一氧化過程發生障礙,則有苯丙氨酸在體內堆積,在此情況下,苯丙氨酸則通過其他途徑進行代謝而產生苯丙酮酸有害物質。
苯丙酮尿(PKU)就是因為PAH活性減低或缺如而引起的一種遺傳性疾病。PAH活性減低還可使酪氨酸受抑而使黑色素生成減少,羥苯丙酮酸酶受抑而使羥苯酮酸在體內堆積。
本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突變基因位于12號染色體長臂(12q24.1),該基因的微小變異即可引起發病,并非由于基因缺失。系由兩個雜合子的婚配而導致的遺傳性疾病,以近親結婚的子代為多見,患兒同胞約40%患病。
由于苯丙氨酸羥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基因突變,導致肝臟中苯丙氨酸羥化酶缺乏,是本病基本的生化異常。如果發生變異的堿基對不同,引起臨床表現的嚴重程度有很大差異,可表現為典型PKU或輕度高苯丙氨酸血癥。
苯丙酮尿癥(PKU)是一種常見的氨基酸代謝病,是由于苯丙氨酸(PA)代謝途徑中的酶缺陷,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轉變成為酪氨酸,導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積,并從尿中大量排出。本病在遺傳性氨基酸代謝缺陷疾病中比較常見,其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臨床表現不均一,主要臨床特征為智力低下、精神神經癥狀、濕疹、皮膚抓痕征及色素脫失和鼠氣味等、腦電圖異常。如果能得到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則前述臨床表現可不發生,智力正常,腦電圖異常也可得到恢復。
簡單來說,就是合成體內蛋白質的苯丙氨酸減少,從而致使蛋白質的減少,終導致苯丙酮尿癥的并發。
而且,它也不是潛伏于嬰兒期,反而是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既然我們知道是因為體內缺少蛋白質才會引發此病,那么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就要注重蛋白質的攝取。
苯丙酮酸尿癥臨床表現
1.生長發育遲緩
除軀體生長發育遲緩外,主要表現在智力發育遲緩。表現在智商低于同齡正常兒,生后4~9個月即可出現。重型者智商低于50,語言發育障礙尤為明顯,這些表現提示大腦發育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