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改變病情藥
即過去所稱的軟骨保護劑。這一類藥物見效較慢,一般需治療數周后才見效,但停藥后療效仍持續一定時間,同時又能減緩、穩定甚至逆轉骨關節炎軟骨降解過程。
①透明質酸
20世紀30年代,科學家從牛眼球玻璃體中提取成功,就命名為玻璃酸,又名透明質酸。開始用于治療賽馬的關節炎。自1974年首次使用關節內注射治療骨關節炎,并取得較好療效。
透明質酸是關節液的主要成分,也見于軟骨。臨床使用的制劑是從雞冠提取純化的。目前國內透明質酸產品有玻璃酸鈉注射液(商品名施沛特),2毫升關節腔內注射,每周1次,共5次,療效可持續半年左右。進口產品有欣維可,2毫升關節腔注射,每周1次,3次為一療程,療效可維持1年左右。
②過氧化物歧化酶(SOD)
能清除氧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從而減少對關節軟骨的損害。本品起效較慢,療效持續時間可長達18個月。歐美已用于臨床。
③D—葡萄胺
先在我國應用的為口服硫酸鹽,名為氨基葡萄糖,商品名為維骨力。推薦用法為314—628毫克,每日3次,餐時隨飯同時咽用,持續8周,隔半年左右可重復1個療程。其副作用少,主要有輕度惡心、便秘和嗜睡。
另外,還有四環素族抗生素(如多西環素)、葡糖胺聚糖、S—腺苷基蛋氨酸、骨重吸收劑(包括乙膦酸鹽、氯屈膦酸鹽、帕米膦酸鹽、阿侖膦酸鹽等)、人工合成的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劑、促進軟骨修復的細胞因子等,目前這些制劑還在探索研究階段,不宜推薦給病人常規應用。
骨關節炎吃什么中藥
中藥可選用追風透骨丸、壯骨關節丸、骨刺片、骨仙片、骨寧注射液等成藥,或辨證施治。經過上述治療后,病情一般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若病情一直較嚴重,或關節腔內有“骨刺”碎片落入,影響關節功能者,可考慮手術治療,以便摘除關節內的“骨刺”或切除阻礙運動的大“骨刺”,必要時還可作關節成形術÷關節融合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等。
結語:以上就是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相信大家看完文章之后,對自我治療法也是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了,所以看完文章之后可以按照小編介紹的方自己嘗試一下不過在治療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