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原則上是積極消除引起腹膜炎的病因,并徹底清洗吸盡腹腔內存在的膿液和滲出液,或促使滲出液盡快吸收、局限。或通過引流而消失,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要根據不同的病因、病變階段、病人體質,而采取不同的治療措施。腹膜炎的治療可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
(一)非手術治療
1.體位在無休克時病人應取半臥位,便于引流處理。半臥位時要經常活動兩下肢,改換受壓部位,以防發生靜脈血栓形成和壓瘡。
2.禁食對胃腸道穿孔病人必須絕對禁食,以減少胃腸道內容物繼續漏出。
3.胃腸減壓可以減輕胃腸道膨脹,改善胃腸壁血運,減少胃腸內容物通過破口漏入腹腔。
4.靜脈輸入晶體膠體液腹膜炎禁食患者必須通過輸液以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失調。對嚴重衰竭病人應多輸點血和血漿,白蛋白以補充因腹腔滲出而丟失后蛋白,防止低蛋白血癥和貧血。
5.補充熱量與營養腹膜炎需要大量的熱量與營養以補其需要,需給予復方氨基酸液以減輕體內蛋白的消耗,對長期不能進食的病人應考慮深靜脈高營養治療。
6.抗生素的應用早期即應選用大量廣譜抗生素,之后再根據細菌培養結果加以調整。選擇敏感的抗生素,如氯霉素、氯林可霉素、甲硝唑、慶大霉素、氨基芐青霉素等。對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者可選用第三代頭孢菌素,如菌必治等。
7.鎮痛對于診斷已經明確、治療方法已經確定的病人,用杜冷丁或嗎啡止痛。但如果診斷尚未確定,病人還需要觀察時,不宜用止痛劑以免掩蓋病情。
(二)手術治療
1.病灶處理手術清除感染源越早,患者預后愈好,原則上手術切口應該愈靠近病灶的部位愈好,以直切口為宜便于上下延長、并適合于改變手術方式。
2.清理腹腔在消除病因后,應盡可能的吸盡腹腔內膿汁、清除腹腔內之食物和殘渣、糞便、異物等。
3.引流目的是使腹腔內繼續產生的滲液通過引流物排出體外,以便殘存的炎癥得到控制,局限和消失。防止腹腔膿腫的發生。彌漫性腹膜炎手術后只要清洗干凈,一般不須引流。
但在下列情況下必須放置腹腔引流:①壞死病灶未能徹底清除或有大量壞死物質無法清除;②手術部位有較多的滲液或滲血;③已形成局限性膿腫。
預后
由于診斷和治療水平的進步,急性腹膜炎的預后已較過去改善。但病死率仍在5%~10%。發生在肝硬化腹水基礎上的原發性腹膜炎甚至高達40%。延誤診斷而治療較晚,小兒老人及伴心、肺、腎疾病與糖尿病者預后差。
預防
對可能引起腹膜炎的腹腔內炎癥性疾病及早進行適當的治療是預防腹膜炎的根本措施。任何腹腔手術甚至包括腹腔穿刺等皆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腸道手術前應給予抗菌藥物口服可減少腹膜炎的發生。
結語:有關腹膜炎的功效與作用的問題,今天就講到這里,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腹膜炎也是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腹膜炎的治療很麻煩的,還不能讓病人休克,休克還要半臥位,這么麻煩,大家多看看腹膜炎的知識,就不會有這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