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藥物治療
(1)丙咪嗪
適用于覺醒障礙型。
(2)奧昔布寧
別名尿多靈,適用于晝夜尿頻型。
(3)麻黃素
可用于混合型。
(4)去氨加壓素
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別名彌凝,適用于夜間多尿型。
聯合應用阿米替林、去氨加壓素和奧昔布寧是目前認為治療頑固性混合型遺尿癥有效的三聯藥物。以1個月為一療程,優點是有效率與下述的SNM療法接近,缺點是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并且停藥后易復發。以上藥物屬于處方用藥,丙咪嗪和阿米替林為抗抑郁癥藥,所示劑量為成人用量,小兒應以每公斤體重進行計算。
4.物理療法
可采用鬧鐘定時促醒、針灸、按摩等方法。
預防
1、養成睡前排尿的習慣
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睡前排尿的習慣,每天睡前2個小時,不要再讓小兒喝過多的飲料或水,養成睡前把尿排凈的習慣。
2、按時入睡
家長培養孩子按時入睡的習慣,而且在睡覺前別讓小兒太興奮。因此孩子在睡前不宜過于逗弄,不宜做劇烈活動或太興奮的游戲,不宜看刺激性影視片,以免大腦過度興奮,促發夜里尿床。
3、起居生活要規律
白天太累也會讓孩子出現尿床現象,因此家長白天別讓小兒太疲勞,起居生活要規律,白天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好能睡個午覺,以免過于疲勞夜里睡得太沉,有尿時不容易醒來,也不容易被父母喚醒。
4、訓練寶寶的膀胱功能
督促小兒白天多飲水,并盡量延長兩次排尿的間隔時間,促使尿量增多,訓練小兒適當地憋尿,提高膀胱控制力。當小兒撒尿時鼓勵時斷時續,然后再把尿撒盡,提高膀胱括約肌的控制能力。
5、建立夜里排尿的反射
家長需觀察孩子容易尿床的時間,然后定好鬧鈴,提前半小時將孩子喚醒排尿,使喚醒的鈴聲秘膀胱的充盈刺激同時出現。經過一段時間訓練,條件反射就會建立起來,夜里小兒能夠被膀胱的充盈刺激喚醒,自行控制排尿。
結語:小孩子有尿床的情況時很正常的,一般孩子的尿床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但對于有些已經不該尿床年齡的孩子,家長們就要注意了,這很有可能就是遺尿癥的發生。現在遺尿癥的發病率是很高的,因此家長們一定要注意自己孩子的日常表現,這樣才能讓他們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