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恥骨分離呢?其實恥骨分離就是生活中常見的恥骨聯合分離。那是什么原因導致恥骨分離的呢?恥骨分離又應該怎么治療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就來看一下吧。
恥骨分離的原因
為什么恥骨會出現分離呢?相信許多人對這個問題的答案都是不知道的。既然不知道,那接下來就讓小編告訴大家吧。
1.創傷、車禍等造成急性骨盆骨折、恥骨骨折,韌帶裂傷等。當單腿站立負重突然滑跌或跌倒時單側臀部著地,地面的反沖與體重相互中用,以及外來暴力直接作用于恥骨聯合部,還不足以引起恥骨骨折或劈叉和橫向劈腿過大,局部挫傷等情況下,都可致使恥骨聯合部的距離增寬加大或上下錯動而產生臨床癥狀,出現恥骨聯合分離癥,有的還可以發生恥骨聯合軟骨炎。但恥骨聯合分離很少因單純的外力所致。
2.在分娩前,由于內分泌因素影響,使恥骨聯合韌帶松弛是本病發生的內在因素。懷孕后期,由于胎兒重量壓迫骨盆造成恥骨聯合分離,或在分娩時,如果產程過長,胎兒過大,接生粗暴,使松弛的恥骨聯合韌帶發生損傷,產后恥骨聯合不能恢復到正常位而發生分離。
恥骨分離癥狀
(1)恥骨分離多出現在有明顯外傷或者是經期生產的婦女。
(2)恥骨聯合部疼痛,重者疼痛劇烈,活動受限,單側或雙側下肢難以負重,不能行走,翻身困難;輕者行動無力,上下臺階及單腿站立、彎腰、翻身等動作,都可引起局部疼痛加劇。
恥骨分離體征
(1)局部壓痛與叩擊痛明顯,髖關節外展、外旋活動受限,恥骨聯合加壓及骨盆分離與擠壓試驗陽性。
(2)如果患者錯移比較嚴重的話,則是可以接觸到恥骨聯合上下緣不齊或者是分離的間隙。
恥骨分離影像學檢查
X線片可見恥骨聯合間距離明顯增寬,超過5mm,有的可達30~50mm,并有上下錯位現象。慢性者可見聯合之關節面毛躁不平、增生等。
恥骨分離治療護理
1、恥骨分離的患者,則應該在腰臀部用攘法進行治療,并且配合按揉八、環跳、大腸俞、關元俞穴及下肢后伸活動,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手法要輕柔。
2、患者仰臥,單側下肢和雙側下肢屈膝、屈髖,醫者一手扶膝關節,一手扶踝關節處,行髖關節搖法,然后牽引雙側下肢1~2分鐘。
3、讓患者坐于床邊,身體微向后仰,左手按在恥骨聯合處,一助手在背后扶其背部,另一助手站在患者前方,面向患者,兩手握住患者雙踝部,使雙大腿外展外旋,雙小腿內收內旋,兩足跟靠近臀部。醫者坐患者左側,以右髖部緊貼患者的左髖,右手緊按患者對側髖部,左手握住患者右手腕部,置于患者左手上部。
醫者令握踝部的助手迅速將雙腿向前拉直,與此同時,術者左手拿患者右手拍打和按壓置于恥骨聯合上的左手,醫者右手拉按患者右髖部,使之向內歸合。以上手法重復2~3次,輕者1次可愈,重者隔3日治療1次。
恥骨聯合分離常伴有骶髂關節半脫位,可根據其脫位的向前或向后,使用腰骶部的側扳和后伸扳法,在局部施行擦法。